1 / 5
文档名称:

28课(女娲造人).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8课(女娲造人).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8课(女娲造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朝阳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上)教案编号:028
课题
《女娲造人》
课型
主备人
彭秀萍
审核人
28 《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理解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过程和方法
发挥自己联想,想象力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进一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养成课外搜索,整理资料,勤于思考的****惯。
【教学重点】
1.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整体感知
,扫清阅读障碍
(1)读音:女娲wā 澄澈chénɡ chè 幽光yōu
莽莽榛榛mǎnɡmǎnɡ zhēn zhēn
(2)解词:
澄澈:清澈透明。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1—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①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
(tuá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纟恒(ɡēnɡ,粗绳索)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②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思考下列问题。
①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共用了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更简单省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造人原因: 孤独寂寞增添生气
造人方法: 揉泥成团挥藤洒泥
第一种方法比较慢,使她疲惫不堪;第二种方法简单省事,能造出更多的人。
女娲造人表现了女娲的聪明智慧,富有创造力。
②研读课文,比较神话故事和课文内容,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
(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2)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
(3)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4)作者的评述。
—2—
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女娲作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哭、会假装生气,甚至会灵机一动创造出人类,她得到了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哪里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