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张鹏飞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鹏飞论文.doc

上传人:顾生等等 2015/1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鹏飞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遥感图像处理实****报告
一、引言:
人口、资源、环境与灾害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空间和规模的迅速增大及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了一系列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地质灾害包括突发性的,如火山、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也包括渐进性的,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和土地荒漠化等。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占有重要的比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由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在我国灾害及其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中,据估计由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整个灾害损失的35%。其中崩塌、滑坡、泥土流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浅表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 55%。这些灾害的一次性规模虽小于地震、洪涝灾害等,但其发生频度和涉及范围则远远高于和广于这两种灾害,一年的总损失约200亿元。我国从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从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的两个大陆坡度带范围内,仅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一次性伤亡人数在数十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数千万元以上的灾难性崩滑事件就达十余起,仅这些灾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损失已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事后善后处理及整治费用则高达近十亿元,而由于灾害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所产生的间接损失则更是无法估量。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级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km2。地震发生后汶川与外界的交通、通讯全部中断,灾区情况外界无法获知,救援工作难以展开。遥感技术在本次“”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为应急抗震救灾、应急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和灾后规划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2010年4 月14 日7点 49分,青海玉树(°N,°E),,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除组织现场快速震害评估和地表破裂带调查外,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是迅速给出初步震害评估和同震地表破裂的位置和展布的最佳途径。通过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SPOT卫星影像的对比,解译出同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带位置和先存的断层、老破裂带位置一致,说明青海玉树地震属于原地复发型地震。同时,解译结果也得到了来自野外实地调查结果的验证,证明了遥感解译的可信性和及时性。
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处于暴雨频繁的亚热带气候区,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
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 1982-2001年之间,库区两岸共发生滑坡、崩塌或泥石流多达70 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也有40 余处,致死400 余人,损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三峡库区近年来实施的大量移民迁建工程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库岸岩土体边坡条件,加之自2003 年6月水库蓄水至139 m后形成的
新的绵长库岸必定还要经历一个库岸改造—再造过程等,这些都将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仅2003年三峡库区就发生了约500起地质灾害,但多为小滑坡或古滑坡局部活动。因此,利用数字遥感技术,结合地质学、灾害学和空间信息科学等学科,积极探索库区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