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融风险管理
讲稿
主讲教师:温红梅
二OO七年三月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
金融风险管理概述
一、金融风险管理的概念
金融风险管理:指人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以消除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行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出现对风险管理概念的新的理解和管理方法的推陈出新。1996年,美国经济学家皮特著有《与上帝作对:风险的非凡经历》中说:“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看法是:对风险的掌握程度是划分现代和过去时代的分水岭,所谓对风险的掌握就是说未来不再过多地依赖上帝的安排,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被动的。在人们发现跨越这个分水岭之前,未来只是过去的镜子。或者是属于那些垄断了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的圣贤和占卜者的黑暗领地。风险管理有助于我们在非常广阔的领域里进行决策,从分配财富到保护公共健康;从战争到家庭计划安排,从支付保费到系安全带,从种植玉米到玉米片的市场销售。”
第二段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传统风险管理概念的新的理解:风险管理不再是针对纯粹风险的,风险管理的原则应该同等地应用于对投资和保障,期望获利和希望避免损失的管理方面。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将已确立的统计计量方法应用到资本信用市场的历史数据上以估量市场困难时期收入表、均衡表和资本回报所潜在承受的资本损失。即着重于测量所谓的风险价值(Value-at-Risk)、风险资本(Capital-at-Risk)和风险加计资本回报(Return-on-Risk Adjusted Capital),它要求精确数据,时间,和大型的高级计算机。
黄海峰博士:严格的风险管理要求(1)管理部门对风险管理强大而持续的支持;(2)严格的会计和披露标准以提供准确、相关、完整而又及时的信息;(3)会计系统和可执行的法律惩罚以防提供伪造和错导的信息;(4)鼓励履行金融契约的文化;(5)一个金融契约违约时能做到及时没收抵押的环境;(6)包括专门组织单位,合格技术专家,大型现代计算机在内的充份资源支持;(7)公司内前台,中台,后台(back-office, middle-office and front-office)之间的风险管理没有利益冲突。亚洲金融风暴给予我们这样的启迪,由于日本和台湾没有兑现(LIQUIDITY)问题而避免了风险,财政上自给自足,减少巨额外国借贷,可以减少经济衰退。因此,一国必须将经济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而不受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总之,我们不要去参与今天国际金融界的全球赌博,建立一个经受考验的金融银行系统,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帮助作出正确的商业判断。
分类:
1、管理主体不同
内部管理:是指作为风险直接承担者的经济个体对其自身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管理主体: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外部管理:主要包括行业自律管理和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管理是指金融行业组织对其成员的风险进行管理;政府监管是指官方监管机构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金融机构乃至于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具有全面性、强制性、权威性。
2、管理对象不同
微观金融风险管理:只是对个别金融机构、企业或部分个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影响较小。管理目标:采用合理的、经济的方法使微观金融活动主体因金融风险的影响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经济、政治、社会的稳定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管理目标: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金融危机,保护社会公众利益。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金融风险管理对微观层面的意义
1、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使经济主体以较低的成本避免或减少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金融交易中亏损、回避信用风险、内控避免违规交易风险等。
2、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稳定经济活动的现金流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免受风险因素的干扰,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金融期货合约达到保值目的;备付金或风险准备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
3、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做出合理决策奠定了基础。(1)金融风险管理为经济主体划定了行为边界,约束其扩张冲动。(2)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经济主体把握市场机会。
4、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风险管理对宏观经济层面的意义
1、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市场安全运行。如合理的融资结构、最佳的投资组合、资产负债合理搭配、制止恶意操纵和欺诈。
2、金融风险管理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并健康发展。金融危机的破坏性:(1)导致社会投资水平下降;(2)消费水平下降;(3)经济结构扭曲。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一)金融风险管理战略化、制度化
决策层将风险管理纳入战略计划
制度越来越严密:形成由董事会及高级经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