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盘县响水镇蟒源联营煤矿2012年度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编制:谢宏进二O一二年元月一日目录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矿井情况简介…………………………………………3第三章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5第四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10第五章避灾路线……………………………………………17第六章其它及事故举例……………………………………18第七章本计划附图…………………………………………24第一章总则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国家资源、业主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根据二O一一版《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订二O一二年度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以起到防止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的目的。第二章矿井情况简介一、矿井概况:盘县响水镇蟒源联营煤矿位于盘县南部响水镇鲁楚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36公里,距响水镇2公里,距红果镇31公里,威红公路及南昆铁路从矿区边通过,交通较为方便。蟒源煤矿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04°33′18″——104°33′32″,北纬25°25′16″——25°26′08″。井田范围:西界为拐点A、B、C、D的连线(F3断层);北界为拐点D与拐点E的连线;东及南界为拐点E、F、A的连线(F14断层),其形状为一不规则的五边形,。蟒源联营煤矿位于盘南背斜东翼西南端,总体为山地地貌,属低中山地形。地面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冲沟发育,呈树枝状展布,地形起伏较大。井田内总体地势东南部及西南部高,北部及中部低,飞仙关组地层分布地段地形较陡,含煤地层分布地段较缓。井田内最高点位于井田南东部边界处,标高1675米左右,最低点位于井田北边界,标高1395米左右,相对高差为280米。(一)矿井地质及水文情况:1、地层含水性简述据雨谷井田资料表明,龙潭组以砂岩和泥岩组成,无明显的含水层,其浅部含风化裂隙水。203号钻孔穿过该地层时,涌、~,出露的泉点为Z11、Z12、Z68、Z72、Z152、Z153、Z154、Z155,~。飞仙关组地表多陡坡地形,冲沟发育;207号钻孔穿过该地层,。含煤地层下伏峨眉山玄武岩,本井田钻孔揭露该地层,未发现涌、漏现象,含水性弱。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残积物,厚0~15米,透水性强,有泉点出露,泉水流量动态变化大,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2、断层导水性雨谷井田的钻孔穿过断层时,均无涌、漏水现象,说明本井田内断层不含水、不导水。3、老窑积水据雨谷井田资料,小窑开采时多有顶板滴水和渗水现象,停采后多有积水,甚至与大气降水有联系。老窑积水将会给未来矿井开采浅部煤层时带来危害。4、滑坡水下鲁楚滑坡(H):近圆形,,被坡积物覆盖,厚度大于15米,由飞仙关组下段滑移到龙潭组上段地层之上。出露泉点4个,~。5、水文地质类型本井田为单面山剥蚀地貌,并冲沟发育,地表有良好的排泄条件;含煤地层及其上覆、下伏地层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含水微弱,风化裂隙水以渗流为主,水力联系较差。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属第二类第一型,即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二)充水因素分析大气降水、老窑积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一般沿风化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水会有所增加,随开采深度增加水量将变小。二O一一年开采煤层为M3煤层(一)、M3煤层位于龙潭组(P3L)顶部,属中厚煤层,,含夹石1~2层,一般一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倾角5°~30°(一般20°)。M3煤层的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坚固、稳定、不易跨落。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二)、通风、瓦斯、煤尘情况从2008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显示:;按照贵州省对高瓦斯矿井的管理意见,我矿自愿按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管理,建立建全防突管理机构和组织,严格按照“四位一体”进行管理。我矿现有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由主斜井、副平硐进风,由风井回风。我矿M3煤层经取样送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化验:M3煤层的煤炭自然倾向等级为三类(不易自然);M3煤尘爆炸性鉴定结论为:煤尘有爆炸性。二、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和地点1、瓦斯我矿2008年布置开采的M3煤层瓦斯涌出量较大,,,对2011年的M3煤层的采掘工作,必须加强管理,特别是要抓好掘进迎头的通风工作,保证局扇正常运转,严禁无风或微风作业,同时作好M3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