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牛人牛言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牛人牛言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牛人牛言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瓦爿之上的建筑大师——王澍
因为普利兹克奖,王澍开始比肩贝聿铭和赫尔佐格、德梅隆这样的建筑大师,与其说他在传统建筑规则上离经叛道,不如说他****惯于挖掘和扩充建筑学的内涵和外延。他的作品,外表不失庄重威严的同时,又能完美运作,并为生活作息及日常活动创造出一个宁静的环境。
【人物生平】
王澍,男,1963年11月生,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获得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王澍的硕士学位论文《死屋手记》批判了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3],他在答辩时把论文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壁,还声称“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一个是我,齐老师(齐康)算半个”[4]。虽然论文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认为过于狂妄没有授予他学位。直到一年后经过重新答辩,王澍才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王澍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并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02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2011年,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澍喜欢阅读、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文人气质的建筑家”美誉。代表作品有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荣誉集锦】
2003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4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项目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5年,宁波五散房项目荣获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一期工程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
2008年,“垂直院宅-钱江时代高层住宅群”项目获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2010年,作品“衰朽的穹隆”获该年度威尼斯双年展特别奖
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
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
2012年,荣获建筑学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人士,也是继1983年贝聿铭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建筑师,世界第4年轻的普利茨克获奖者。
【设计理念】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使是对那些建筑司空见惯的人而言。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这种特殊的属性从何而来?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例如:叙事性。
“当中国的知识界将兴趣转向自然的时候,皇帝们在都城里用木头造100米左右的高层建筑,这些在敦煌壁画上都能看到。但是到了7世纪,观念改变后,高的建筑越来越少,因为这些建造使得自然资源付出了巨大代价。在宋朝的时候,想找一根大的木头柱子已经很困难。而中国的文人阶层也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他们住在自然之中,生活在非常朴素的环境里。”王澍说。“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而现在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