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科学化,提升教学过程中管与教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县教学常规实际,提出此指导意见,望遵照执行。一、学校行政教学管理常规要求(一)兼课“三要”。要有其名,更有其事,要带头示范、模范引领教学常规。。要主动担任中考会考科目的教学。。学校行政兼课率要达80%以上。(二)值日“四要”。每堂必查。。查教师、查教案、查教情、查学情。。对查堂的情况要详细记录。。检查结果要纳入教学常规点评,有效指导教学常规管理。(三)听课“五必”。对教学工作敷衍拖沓、效率低下者要多听、常听。。做到听、看、记、思、问有机结合。。突出课堂实效性,所听的每堂课都要与教者进行中肯的评价交流。。要均匀常态听课,一学期校长、教学校长听课达30节,其它班子成员听课达20节。。要当堂查教师教案的准备及作业或者试卷的批阅。(四)责任“三包”。协助班主任开展控流保辍、潜能生转化、学困生帮扶、成绩提升,一月参加一次班级学情分析会。。每周在学科组内至少听课一节,洞悉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效指导;每两周指导一次学科建设(集体备课、学科竞赛、学科课题研究),引导学科组教师探讨课改方法、规律。。包有对象:从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性格怪异、其他需重点关注的学生中选取若干名做为自己的包保对象;帮有内容:补思想、补态度、补情感、补知识、补方法、知识落实情况的验收。扶有台账:每周至少完成一次帮扶工作,从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措施、帮扶效果等方面建好台账。(五)点评“三到”。教学常规督查考核记载、评价到每一个人。。教学常规的评价记载精准到每一教师的每一个点上。。全校教师点评会每月一次。对教师教学常规履职点评到位,绩酬挂钩兑现到位。二、教师教学常规要求;(一)备课“三性”。①一课时一教案;②授课节数、总节数、实施班级、实施日期、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一一规范填写;③教师必须持当堂教案进堂。。新授课:课标通,目标清,重难点明,教材熟,学情晓、环节顺,策略巧,学法活,作业精,反思真。复习课:①知识梳理;②易错易混辨析;③典型例题;④讨论、交流;⑤规律总结;⑥知识方法迁移。试卷讲评课:①试卷分析;②错题统计;③错因分析;④重点试题分析、重点知识点剖析;⑤解题、答题规律的指导,⑥错题变式训练。科学性。集体备课。①个人备课。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学案、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②集体研备。由主备人组织教师就各自备课时的困惑,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集体教案。③个人二备。任课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④课后反思。课后写出教学反思,教师交流教学反思。力戒三种现象:集体备课不是轮流备课、集体备课不是统一教案、集体备课不是主备备课。(二)课堂教学“两化”课堂教学力求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效益的最大化。。①导:目标导向、问题导引。②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③教:精讲点拨。④结:对照目标总结收获,留足时间学生反思。⑤练:当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