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6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7/16 文件大小:6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胸腔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刘寅芬(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25300)【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79-01【关键词】胸腔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胸腔手术后,均需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除胸腔内的气体、液体,重建胸腔负压,从而促进肺膨胀,预防胸腔感染;通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水柱波动的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诊断和处理。因此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严防脱节、漏气,,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出口平面60〜100cm,以预防液体倒流入胸腔Ll],应以使长管下端浸入液面下3〜4cm为宜,以防气体进入胸腔;更换引流瓶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必须用二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方可开启引流瓶盖。根据需要更换引流瓶,(如引流瓶污染或引流液满时)原则为每周更换一次[2]。,若病人血压平稳,应给予半卧位,从而有利于引流及呼吸。经常鼓励病人做咳嗽和深呼吸运动,以排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使进入胸腔内的气体、液体排出,恢复胸腔的负压状态,促进肺的膨胀。,勿使其扭曲、折叠、受压,应根据水柱波动情况挤捏引流管[3],防止形成血凝块而堵塞引流管。挤捏方法: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或用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官径重叠,频率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及侧孔,防止因血凝块的形成而堵塞,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使胸腔内积液从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应理顺引流管,防止受压、折叠、扭曲或因拖拽而至脱管。对长时间带管的病人,嘱其下床活动吋,水封瓶应低于膝盖水平,防止引流液倒流至胸腔。、性质、量和气味。一般来说,术后早期引流液常为鲜红色,以后转为暗红色,并逐渐向淡红、浅黄过渡;引流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引流液量逐渐减少;引流液的气味为血腥味而无其他气味。引流液性状常呈下列变化。,且引流量多,每小时>100ml以上,连续3h,同吋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大汗、呼吸急促、脉快而细弱以及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警惕胸腔内活动出血的发生[4]。若每小时>4ml,连续3小吋需二次开胸止血。,量较多。若已知病人胸腔内粘连严重,手术吋分离组织困难,提示胸腔内渗血,在给予止血药的同时,应注意密切观察。,有絮状沉淀并带有恶臭味,提示支气管残端痿或食管痿的发生。,进食后曾半透明的乳白色,且引流量骤然增多,提示有胸导管破裂的发生。,水柱波动在3〜4cm左右,以后逐渐变小。水柱波动的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