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文档名称:

王阳明的心学资料.ppt

格式:ppt   大小:331KB   页数: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阳明的心学资料.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9/7/17 文件大小:3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阳明的心学资料.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阳明的心学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王阳明像*圣贤像赞·崇祯版*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一、王守仁心学界定*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一)天理的困窘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无几耳。”(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凡此种种,与正统理学的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形式上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7)深刻的社会危机与程朱理学在挽救危机上的无力,迫使封建思想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①王阳明对于这种社会危机,产生了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今天下波颓风糜,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王文成公全书》)夫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全书》②学术不明: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③社会危机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与天理相脱节有关。*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案例:八荣八耻。⑤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