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本文一邯郸地区为例,分析气候条件对空气源热泵使用的影响。并简要介绍燃煤供热及燃气供热方式,从多方面对燃煤供热及燃气供热进行了分析比较。一、,,约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39%,采暖天然气用气量约20亿立方米,,约占全市总供热面积的37%。燃气采暖主要集中在城八区,燃煤主要集中在郊区县。,,%;,%,其余为城市热力网供热和其他能源供热。随着西气东输二期工程、陕京三线工程的建设,北京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将大大增加,北京市城市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将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北京市能源结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供热能源仍然会以燃气和煤为主,所以,在供热能源选择上采取燃煤或燃气方式上需要综合节能、环保、安全、经济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二、燃煤燃气供热简介1、燃煤集中供热以蒸汽或热水为载热介质,由集中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整个城镇或其中某一地区的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称为区域供热或集中供热。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我的不断改善,对城市供热质量的要求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城市供热方式开始向大型集中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热源的城市热力网集中供热和以锅炉房为热源的集中锅炉房供热得到大力发展。在燃煤的条件下,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大减少了烟囱数量,便于烟气高空排放;大型锅炉热效率高,减少了燃料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配用效率较高的除尘脱硫设备,锅炉燃煤量的减少,从而直接改善了环境状况。另外,集中供热还减少了锅炉房占地面积,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基于燃煤供热的上述原因,我国供热事业的发展一直坚持将分散供热逐渐向集中供热过渡。目前,,主要供热范围为城八区。远郊区县则正在实施大型燃煤锅炉房集中供热的资源整合工作。2、燃气供热北京市从1997年陕甘宁天然气进京以来,城市供热能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八区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燃气锅炉房2500余座,,积累了大量的燃气锅炉房建设、节能运行的实践经验。而且也通过实践总结出燃气供热应以适度规模的分散供热为宜,可以节省建设投资、减少运行输送热损失、降低运行能耗。三、燃煤燃气供热比较分析1、投资分析按照北京市目前燃气锅炉房(分散供热)和集中燃煤锅炉房建设的投资水平,燃气锅炉房供热(含锅炉房、燃气供应系统)投资约42-52万元/MW,集中燃煤锅炉房供热投资(含锅炉房、一次热网、热力站)约110-150万元/MW。可见燃煤集中供热较燃气分散供热的单位供热量投资约高2-3倍左右。2、锅炉房占地分析燃气分散锅炉房()占地面积60-90平米/MW,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占地面积130-150平米/MW。可见燃煤集中供热较燃气分散供热的单位供热量占地面积约高50-100%左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