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型:新授设计课时:1课时备课时间:2010-11-16班级:姓名:家长签名:学习目标:1、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鉴赏精彩语句。2、体会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鉴赏精彩语句。学习方法:1、通读感知词的节奏、韵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精读全词,理解词的意境;鉴赏精彩语句,发挥想象和联想,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如酥()1b(不((((能(2)忽见()(3)春朝()(4)寂寥()2、解释。(1)天街:(2)酥:(3)绝胜:(4)社林:(5)寂寥:(6)寂寥:3、查阅资料,简介作者及作品。韩愈:辛弃疾:刘禹锡:4、反复诵读这三首古诗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5、收集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春:夏:秋:冬:二、学习·研讨(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导入课文我国是诗词的国度,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古代诗词三首》,都是唐、宋两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三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三)反复诵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绝胜”是什么意思?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四)反复诵读并默写《西江月》,体会作者情感。西江月作者:,。,。,。,。(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从哪几方面写景的?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最后两句语序颠倒,能否调换位置?“忽见”一词可见作者此时的感情又如何?(4)讨论下列两句诗如何停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五)反复诵读《秋词》,讨论下列问题。秋词作者:,。,。(1)、中国古代咏秋之作很多,但大多是以悲秋为其基调。这首《秋词》有没有悲秋之意?从诗中找出依据。(2)古诗词语言讲究凝练,说说“排”字的妙处。(3)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三、检测·巩固(一)默写。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在春雨的滋润下,草色若有若无的句子是。2、《西江月》中写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的句子:3、《西江月》中描写一场大雨将至的句子:4、《西江月》中写词人因急忙避雨而迷路,焦急迷惑之后又欣喜的句子:5、《秋词》中诗人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充满生机的句子:(二)阅读《西江月》,思考下列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4分)2、词中以()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4、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等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6、这首词描写的是()季节,从(),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