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梵高与自画像.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梵高与自画像.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9/7/2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梵高与自画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梵高与自画像梵高自画像梵高一生画过无数的《自画像》,他说“我想强调的是,同一个人有多样的自画像。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发掘相似处。”梵高自画像,正如梵高自己所说,“我想强调的是,同一个人有多样的自画像。与其追求照相般的相似性,不如深入地发掘相似处。”是凡高生活与创作、人生与艺术旅程的真实记录。梵高,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至今享誉世界。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 从1880年献身绘画艺术到1890年***身亡,凡高短暂的10年艺术生涯里,以其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超人的勤奋刻苦,创作了近2000余幅作品,其中就有40余幅自画像。凡高以年均4幅自画像的频率,真实记载其绘画技法的变迁和思想情感的波动。我们沿着自画像系列作品的脉络,就可以把握凡高艺术生涯的轨迹。鉴赏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精致的技巧,没有细腻的清晰,一切是那么的朴素、实在与粗砺。这就是我对梵高自画像的第一印象。最开始的时候,我惊异于这样的画怎么会出自大师之手,大师怎么会画出这种技术含量都不够的画。在我的认知范围里,这样的画连初学者里优秀的程度都达不到。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梵高以及油画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加上老师的分析与讲解,我明白了梵高的画是与众不同的,他不讲究一般画者在意的那些条条框框,他抛开了技巧的束缚,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表面上没有技巧,而画的艺术表现力却远远地超越了大众。他之所以形成这种独特的画风,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精神状态是分不开的。透过他的画,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梵高。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自画像里,一切都是那样的任其自然,不假雕饰,故而看上去都粗砺不堪。唯独一双眼睛,充满了精神的力量,仿佛在控诉着整个人世。那眼光如若万千人流中惊鸿一瞥,给人一种警醒地震撼,在模糊谈化的背景衬托下犹显出不容于世的孤傲。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就是指从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从梵高的眼睛里,我们能看到他的灵魂:他摒弃了一切后天****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画中除了眼睛之外的所有部分,则如街市间灰黯的人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