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半路 “敬生”.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半路 “敬生”.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半路 “敬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半路“敬生”

金华市中心医院ICU的探视时间在下午1点。郑方女士掐准了,按时到达。她有九成把握,眼前这一位拔掉呼吸机就会顷刻死亡的患者,家属会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字。此前,家属是完全赞成器官捐献的。4个小时后,家属终于来了。郑方迎了上去,却被泼了一盆冷水。“不要再说这件事了,赶紧走!赶紧走!”突然的变卦,让她措手不及,木立在那里。
这样的事情,郑方遇到过太多。她是浙江金华的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全国首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医院那些无法挽回的生命,她会去询问亲属,是否愿意捐献器官。“十次有一次成功,就很不错了。”
在她看来,人心就跟数字一样,错综复杂。只是数字还有一个头,人心却没个底。这样的感悟来自于她的本职――私企会计。1989年至今,47岁的郑方已跟财务工作打了26年交道。如果不是担任协调员,她现在可能还在全职工作,甚至担任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
2010年的因缘际会,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那年3月,中国试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由此而生。刚过不惑的郑方,作为志愿者代表参加了浙江省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培训。培训后,她以志愿者身份联系金华市中心医院,又委托朋友联系金华市人民医院,直至县级医院。当年12月,她成功完成了一例捐献,是浙江省的第二例。
5年来,她无偿协调了不下百例,甚至为此将财务工作变成了兼职。2013年,郑方供职的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她想离职,不少企业向她抛出了高薪橄榄枝。但由于协调员在工作时间上的特殊性,她选择了“兼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协调。万一半夜呢?”
“财务工作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的,但协调员和我以前的生活、接触到的人和事完全不是一个样子。”郑方说,“它是陌生的,更重要的是,它和太多的生命连接在一起。”
在家属情绪最低落时,怎么跟对方谈?建立信任是破冰第一步。郑方尽量为对方提供帮助,而非做一个冒失的索取者。
2011年5月,一位外地老师在金华出了车祸,没有了自主呼吸。得到消息后,郑方到了医院跟病人家属说的第一句是:“我是红十字的志愿者,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看到家属给病人擦身、按摩手脚,她也挽起袖子,上前帮忙。探视了几次后,病人亲属她都认识了个遍,她也等来了亲属们的第一次主动求助――对方想在金华短期租房,以便照顾病人,降低住酒店的成本。她帮着张罗,找到了医院附近的一处房子。半个月后,在一次与病人丈夫的交谈中,郑方才小心翼翼开了口,“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万一救治不了了,有没有考虑器官捐献?”病人丈夫默许了,但病人妹妹始终不同意。
无论结果如何,她都信仰细致和善意。20多年的财务工作,郑方也正是靠这两点行走江湖。为企业做财务核算的同时,她还提供管理上的帮助,比如设计更合理流程,为更规范经营提建议。现在自由执业,同时为五六家公司服务,她甚至会不厌其烦为企业培养财务人员。“财会工作那么多年,不光是为志愿服务提供物质基础,这里面的严谨性,也让我跟家属们打交道更加有条理。

比起财务生涯的顺风顺水,器官捐献协调常让她陷入挫败中。“别人面临生死离别,你却和他们谈器官捐献,能接受的肯定是少数。但没想到这么难。”
2012年,金华一位30多岁的男子从家中的楼梯上摔了下来,送到医院时,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未婚又已经失去双亲的他,在家中排行老七,最有发言权的大姐,坚决反对器官捐献。郑方跟着当菜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