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家庭农场经济模式.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庭农场经济模式.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5/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庭农场经济模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庭农场经济模式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07年就在郎溪“呱呱坠地”,经过数年的发展,已成为提高郎溪农村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载体。当这种更有效益、更能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经营方式在郎溪破土而出后,郎溪县委县政府敏锐发现、及时引导、有力培育,让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最大化地激发农业生产活力。
郎溪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2009年的一篇新闻报道――《郎溪县成立家庭农场协会》点击率颇高;2012年12月8日,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来郎溪对家庭农场进行专题调研;2012年12月14日,郎溪县农委主任包德平和家庭农场协会秘书长严虎受邀赴京参加“部分省(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工作座谈会”;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人民日报》这样评论:“这是继‘包产到户’之后又一次值得关注的农村利益格局调整。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释放了农业生产力。而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再度将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能否像预期的那样刺激农业和农村重现活力?”
郎溪县十字镇正亮家庭农场,农场主袁正亮,采访时虽是农忙季节,但眼前的袁农场主,却西装革履,穿着时尚,全然没有了庄稼人的
“泥土味”,却体现了“农业工业化”的现代气息。2002年,此时的袁正亮以每亩300斤水稻的价格将三峡移民点402亩水田全部承包,虽然价格比在自己村里承包高得多,但依然让他当年赚得“盆满钵丰”。尝到甜头的袁正亮越发起劲,以后的5年内,他每年承包当地农民的土地亩数都以20%的速度增长。今年,正亮农场共种植了1149亩农田,预计总收入80多万元,刨去种田成本和租金,纯收入将超过30万元。袁正亮也从“种粮大户”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县赫赫有名的农场主,并真正实现了种植、收割、仓储、销售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郎溪县梅渚镇紫金山家庭农场,农场主陈锁伢与他的团队已经累计投资达2500万元,每年生产经营性成本达1000万元,经过陈锁伢等人开发建设和艰苦经营,如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生态园面积已扩大至1650亩。园区发展“甘露”白茶250亩,现已产生效益,开始收获;园区发展樟树、黄山栾树、桂花等绿化大苗500亩,现长势喜人;园区建设大田苗圃300亩,培育榉树、栾树、朴树、乌桕、鸡爪槭等各种小苗达150万株;园区原生态丘岗地3座,现保持原貌,待旅游开发;园区有深水面300余亩,且环绕丘岗之地,气势宏伟壮观,水面、山丘岗地正发展林下经济,养殖鸭类,年产肉鸭10万余只,水下养鱼,复合经营,综合发展,效益倍增。目前,生态园从业人员达百余人,2011年产值超过1500万元。
郎溪县圣川蔬果家庭农场,拥有蔬菜生产基地280亩,其中大棚蔬菜200亩,年产西瓜、辣椒、黄瓜、茄子、西红柿、芡实、莲藕及部分食用菌等各种瓜菜400吨以上,货销周边各中小城市,每年除去四五十万元聘请人员工资,农场主奚邦圣夫妇净得在某种程度上50万元往上。
上述类似家庭农场,在皖南这个农业小县目前已有216个,家庭农场的人均纯收入达28910元,是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倍。当这种更有效益、更能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经营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