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电工电子学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工电子学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x11gw27s 2019/7/28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工电子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路:由若干个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所构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额定值: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的规定使用值。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电动势:单位正电荷从地点为移至高电位所获得的电能。电位: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中某点移至参考点所做的功。电源电动势: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线性电阻:若R为一常熟,与通过T无关,称为线性电阻关联方向: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可以相互独立地任意确定,但为了方便起见,常常将其取为一致,称关联方向;如不一致,称非关联方向。支路:电路中两节点之间的每一条分支。网孔:电路中自然形成的孔。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任一瞬时,流入任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和必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一瞬时,在任一闭合回路上的各支路电位升之和等于各支路电位降之和。负载:元件上的电压为U和电流为I的实际方向一致,则该元件吸收功率。电源:若元件上的电压为U和电流为I的实际方向相反,则该元件发出功率。节点电压:任意选择电路中的某个节点为参考结点,其他节点与此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叠加原理: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可以看成是由电路中各个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分别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的理想电压源和内阻R0串联的电源来等效代替。其中E是有源二端网路的开路电压,即将引出端所连接的支路断开后引出端的电压,R0为有源二端网路中所有电源均除去后得到的引出端的电阻。稳定状态:在指定的条件下电路中电压、电流已达到稳定值。暂态过程:电路从一种稳态变化到另一种稳态的过渡过程。换路定则:在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零输入响应:无电源激励,输入信号为零,仅由电容元件的初始储能所产生的电路的响应。零状态响应:在换路时储能元件未储存能量的情况下,由激励所引起的响应。全响应:在储能元件已储有能量的情况下,再加上外部激励所引起的响应。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中间环节。电路工作的的状态:有载、短路、开路。额定值下满载、超过额定值工作为过载、低于额定值为轻载。E单独作用时为电流源断路,I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当P>0时,说明U,I实际方向一致,电路消耗电功率,为负载。当P<0时,说明U、I实际方向相反,电路发出电功率,为电源。在线性电路中: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串联电阻的电压与其电阻值成正比/阻值越大,分压越大。并联电阻上的电流与其电阻值成反比/阻值越大,分流越小。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B个支路,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有(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有(B-N+1)个有储能元件(L、C)的电路在电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如:电路接入电源、从电源断开、电路参数改变等)存在过渡过程;没有储能作用的电阻(R)电路,不存在过渡过程。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等效互换的条件: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恒压源与恒流源之间没有等效关系。“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电容电路:电容元件视作短路,即求短路电压UC(0–)。电感电路:电感元件视作开路,即求开路电流iL(0–)。三要素: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