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部门考核主要内容:1月计划和月总结上交情况(20)2部门例会考勤及开展情况(30)3日常工作考勤及开展情况(20)4部长考勤及例会发言情况(15)5学生代表部门评价(15)二对应项考核细则:1:月计划和月总结上交情况(20)上交情况:迟交一天扣1分,两天扣2分,三天(含三天)算未交,扣10分;2)内容情况:月计划&月总结各10分,以8分为基准分,对于比较具体、详细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加<=2分;对于敷衍完成任务,且未详细说明计划总结的,扣<=3分。具体评判流程:月计划与月总结分开评,每项各10分。以月计划10分为例,将14个部门的月计划分为“A、B、C、D”四类,A是优于基准分等次的,B类是符合基准分等次的,C是劣于基准等次的,D是未交月计划等次的。A类中的部门再审核后,再基准分8分标准上加<=2分,C类中的部门再审核后,再基准分8分标准上扣<=3分,B类的为8分,D类扣10分。(附注:每个部门的月计划&月总结先交给秘书部统计,秘书部统计后,分别于4号和28号,将月计划和月总结转交给纪检部)2部门例会考勤及开展情况(30)例会次数每个部门每月要求开两次例会,每次例会15分,总30分。少开一次扣15分,例会次数达>=3次的,依第三次例会开展情况酌情加1-2分。例会考勤(5分)1分管主席到勤情况(2分)两次例会中,分管主席一次未到,扣两分;到一次,不扣分:两次均到,加一分。2部长见习出勤情况(3分)一次例会中,缺勤率X<10的,扣1分,10=<X<20,扣两分,X>=20上者扣3—5分。(注:缺勤率=未到人数/该部门总人数,总人数包括部长和副部长,其中请假算半个未到,迟到算未到)例会开展情况(10分)1工作计划与总结(5分)以3分为基准分。基本上对近期工作做了计划和总结的,给予基准分3分,例会上有对计划和总结完成比较好的部门,视具体情况,在基准分上加1-2分,反之,敷衍了事,未谈及计划和总结的,在基准分下扣1—2分。2部门例会氛围(3分)以1分为基准分。例会氛围包括:玩手机、讲话、睡觉、见本、座位集散、见习部长活跃性等现象进行考量。3见习发言的积极性(2分)以1分为基准分。例会上,需要发言和交流时,发言比较积极的部门,在基准分上加1分,如果该次例会不需要发言,视该部门此次例会性质给予基准分1分。反之,发言不积极,部门氛围比较沉重,见习不活跃等情况,此项为0分。3日常工作考勤及开展情况(20)日常工作包括该部门的基本工作,以及学院分给该部门的工作任务。考勤主要是核实该部门成员的出勤情况,以缺勤率百分比扣分。对于该部门的开展情况,主要是根据会议记录表和月总结予以评定。具体考核标准如下:日常工作出勤情况(8)缺勤率X<10的,扣2分,10=<X<=20,扣4分,X>20上者扣>=5分。对于一个月有两次或多次考勤的情况,取缺勤率的平均值再按以上标准扣分。对于一个月一次都未有的,以6分为基准分打分,再视各个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具体情况具体打分。(注:此考勤只针对学院学校大型活动,并要求见习和部长到场的会议或活动,纪检部会进行考勤纪录)日常工作开展情况(12)以9分为基准分,根据会议记录表和月总结两项作为参考,分出A、B、C三类,B类指的是基本完成该部门的工作,以及学院分给该部门的工作任务,则以基准分9分打分。对于日常工作中认真负责的,且该部门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