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榆林城区住房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02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榆林城区住房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sxlw2015 2019/8/6 文件大小:20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榆林城区住房建设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榆林城区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榆林市房产管理局二00八年五月目录一、总则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三、规划期内住房需求量和供给量预测四、指导思想五、住房建设结构六、规划目标七、政策与策略八、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榆林城区住房建设规划(2008—2012年)一、总则(一)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规划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作用,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64号)、建设部《关于督促做好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制定和公布工作的函》(建办归函[2007]740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二)本规划以《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榆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榆林城区“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为依据,按照中、省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编制。(三)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榆林市中心城区,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12年。(四)本规划坚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以实现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促进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一)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1、人口与居住条件至“十五”末,榆林城区居住人口32万人。居民住房以自有产权房为主,约占82%。按建筑面积计算,平房较多,约占60%,多层及高层约占40%。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2、榆林城区“十五”期间房地产开发和经济适用房(包括集资建房,下同)建设情况。“十五”期间,,。其中,房地产开发规模102万平方米,,商品住房销售价格2001年1250元/平方米,2005年底1850元/平方米。,,城区经济适用房总量达到6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2001年750元/平方米,2005年为1000元/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年度建设规模(万m2)投资规模(亿元)(2)经济适用房建设情况年度建设规模(万m2)投资规模(亿元)、榆林城区2006-2007年,,,。4、房地产企业概况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15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9家,三级24家,四级62家,暂定资质20家,固定从业人员4000多人。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物业管理企业达到67家,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7家,房屋拆迁机构14家。(二)房地产业的发展特点1、房地产业呈快速发展趋势。我市房地产业起步于90年代后期,2000年以后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房地产投资和建设规模逐年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九五”末的35家发展到2007年底的115家,规划期间,房地产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房地产业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逐渐成为投资和消费的热点。住宅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3-4%左右。房地产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建筑业、建材加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房地产业的发展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房地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3、“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尚有较大空间。近几年来住房建设投资和消费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与是相适应的,是在基数较小情况下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者优化居住环境、住宅更新换代的需求旺盛,房地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4、住宅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同等规模城市比较,我市的住宅设计和建设标准、规模、档次以及设施配套水平还比较低,对节能、节水、节材的新材料、新工艺,还缺乏认识和广泛的运用。许多房地产企业往往忽略了住宅的核心品质,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方面做的还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