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文档名称:

公共政策分析(陈世香).ppt

格式:ppt   大小:384KB   页数:10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政策分析(陈世香).ppt

上传人:x11gw27s 2019/8/7 文件大小:38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政策分析(陈世香).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陈世香博士、副教授联系方式:csxwzh2004@授课时间:2009-10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学分(一)性质:必修课(二)学分:2学分(三)前期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政策问题。二、授课与学****方式(一)授课与学****方式:在教学上,以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为主,同时组织相关的课外阅读与准备。在学****上,要逐步掌握积极、高效的专业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社会调查等途径,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知识信息的方法,养成合作和分享精神、较强的逻辑分析与思辨能力、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专业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要养成批判、求真、创新与实践能力,要学会发现和解决专业问题,特别是要学****公共政策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方法。(二)讨论专题来源及准备方式:1、所要讨论专题题目,由教师提前一周确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学生分组准备,且准备讨论稿。2、对于全班性讨论,由教师随机从各小组抽取一名同学代表该小组发言。教师根据代表发言情况评分,代表所得成绩就是该小组所有成员本次讨论所得成绩。3、对于竞争性讨论专题,由各小组组长与教师组成的评委会共同决定,选出2个小组进行表演性讨论。(三)要求1、在开学第二次课之前确定小组名单,各组设置召集人或组长一名,并在第二次课上课前将名单交给教师。2、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班级讨论,每人至少要有一次以上的主题发言。3、对于每次讨论,各组事先要组织课余讨论,上课后一周都要上交本次讨论稿与讨论记录。讨论记录和讨论稿均以小组形式上交,每组一篇。讨论记录需要注明记录人,、考核与考查方式1、分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考查两部分;2、平时考查主要看讨论准备、参与情况,连同考勤,共占总成绩的6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四、主要内容案例讨论以专题形式进行,共计六讲。第一讲公共政策分析:路径选择、背景与启示第二讲公共政策解读:多视角与实质第三讲公共政策主体角色与现实: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处理的政策过程与政策主体角色分析第四讲公共政策过程:三门峡水利枢纽政策历程中的理性、利益与政治(民主与科学)第五讲公共政策环境:逆境中政策制定面临的困境、必要条件与应对原则第六讲公共政策系统的改进:公共政策的功能限度备用大纲:除了上述六章之外,还有以下几章:第七章公共政策客体:美国枪支管制政策改革过程中的价值冲突第八章公共政策评估:中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中的成本-利益分布与公共利益格局第九章公共政策参与:信息公开条例与阳光法案的影响第十章公共政策工具:楼价泡沫谁之过?五、参考书目1、张国庆:《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4、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华夏出版社2004年5、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6、:《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7、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8、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年9、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六、其他资料来源公共政策分析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应该通过阅读《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瞭望》周刊等报刊,以及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和社会调查访谈等形式,将课堂学****与课外的观察、思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用公共政策实践来夯实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为此,可以阅览以下网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共和国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人大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界银行,主管部门的网站、综合性和政治法律财经专业类网站、国际性组织网站、研究机构网站、财经法律类报纸网络版等媒体上也有公共政策方面的丰富内容。第一讲公共政策分析:路径选择、背景与启示一、模式定义与形式(一)定义“一个模式是对真实世界某些方面的简化表述”。(戴伊,P11)内涵:(1)是一种认知性描述架构;(2)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简化与提炼;(3)是一种专业化认识与研究手段;(4)关键在于客观性、准确性与可操作性的实现。(二)表现形式(1)有形的、可见的实物模式。例如飞机模型。(2)图表模式。例如作战地图,工作流程图(甘特表)。(3)文字(概念)模式,包括数字模型。例如各种公理、推论等。可分定性、定量两种。前者如几何原理,后者如各种回归方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