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油工程教学部2015年HSE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学院总体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狠抓责任落实,严抓风险管控,强化方法、工具推广应用,持续培育HSE文化,全面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为学院稳定发展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工作目标(一)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杜绝造成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杜绝3万元以上工业生产火灾、爆炸事故;杜绝工业生产重伤以上事故;杜绝实训基地着火事故;杜绝环境违法事件;杜绝放射源失控、放射性污染事件;杜绝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杜绝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以上(含3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或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交通事故。(二)安全指标培训千人轻伤率不超过2;;培训实习工伤事故为零-1-(三)环境指标所有工业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和总量符合规定;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率100%。(四)职业健康指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100%,检测合格率100%;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100%。(五),。(六)继续保持石油工程教学部HSE先进单位。(七)各班组指标分解见附件。三、主要工作任务对HSE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根本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细化工作要点,明确时间节点。(一)“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明晰和靠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石油工程教学部党政主要领导按照“两法”宣贯活动要求,结合学院业务实际,亲自编写“两法”培训课件,亲自讲授;每月进行一次HSE工作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单位领导每月到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开展活动;每月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和直线责任部门进行双向沟通交流。-2-单位领导干部要结合“四个一”活动要求,每月开展一次承包活动,对承包单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周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方案,督促落实隐患治理,严格风险管控,促进责任落实。基层教学组、管理组:每月汇报一次HSE工作,每周开展一次安全观察与沟通,每班组织一次安全经验分享、开展一次风险识别。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领导干部要结合业务实际,亲自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细化工作要点,明确时间节点,对实施情况进行详实记录。学院将在网页上公布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在季度审核中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年终领导干部履职能力考核的依据之一,与奖金挂钩兑现。,学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分管业务部门,分别签订部门《HSE管理目标责任书》;学院主要领导、属地责任领导与属地责任单位(安全联系点)签订单位《HSE管理目标责任书》。石油工程教学部参照公司模式,层层签订《HSE管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年度HSE工作目标、HSE职责、主要风险和工作流程,将HSE责任随业务管理权限同步下达到各班组和个人,实施一级对一级监督考核。将领导HSE奖金与直线责任部门、属地责任单位HSE业绩挂钩。石油工程教学部HSE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各HSE分-3-委会和基层单位HSE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针对H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各HSE分委会主任(各组组长)每季度对分管科室负责人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HSE委员会办公室。,石油工程教学部HSE组织机构强化《属地管理》,将属地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有机结合,落实属地管理“确认、告知、跟踪、提示”八字法,突出主体责任,明确项目部、班组和岗位员工五级属地责任和管理区域。基层人员的属地按工作区域和设备划分,各级管理人员按职能权限划分,建立层级属地承包管理机制,促进各教学组、管理组积极履行分级风险管控责任,把现场风险隐患与各级领导责任挂钩,做到“自上而下抓管理、自下而上追责任”,实施逐级负责属地职责落实的考核跟踪机制。(二),按照石油工程教学部《风险防控实施细则》要求,组织各单位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细化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分级、分类组织落实,实现风险的全过程管控。石油工程教学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跟踪风险防控方案的落实情况,并把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石油工程教学部制定方案,组织各班组开展全员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各单位按照培训计划,深化生产部位、-4-设备设施、生产工艺、员工操作、施工作业活动辨识活动。加强油田公司地区培训新业务、新领域、新工艺的新增风险识别,量化评估岗位、部位危险点源,系统梳理危害因素,由专业部门组织落实业务范围内的各级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推行班组、属地、专业三级管理,明确分类分级控制责任,并通过基层培训,确保班组长和岗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