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征文:苦口婆心话安全_征文演讲天天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安全情况,发现有不戴安全帽的现象,老远望见不戴安全帽的人,真想大喝一声,痛骂他一顿,或者当头给他一棒,使他清醒。我们的安全工作,当然首先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但总有一些人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掉以轻心,以为儿戏,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戴而不正,正而不稳,高处作业不戴安全带或戴而不系、系而不牢。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天天在现场跑,无论东西南北,无论上下里外,何处不到?何处不查?婆婆嘴、货郎腿似的,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嘛。安全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家庭的幸福,企业的声誉。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安全工作这根弦。一线员工工作的辛苦,我们理解为之感动,但是安全规章制度,也要自觉遵守,安全员来了,就戴安全帽,安全员一走,就不戴安全帽。其实,晚也!安全帽是为自己而戴的,不是为了别人而戴的。如果因不戴安全帽而被罚款,我们即痛心又不忍。好的习惯的养成,在于思想上的重视。在安全问题上,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否则,真的一失万物。记得在一个工地上,十人在厂房内平地上挖土,九人戴上,一人不戴安全帽,其曰:东风吹,战鼓擂,砸到谁谁倒霉,话音未落,一物飞来正中头额,血流满面,报头而哭,后悔莫及。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这是制度,是基建企业员工最基本的安全常识,也是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员工都应养成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的好习惯。安全征文:谁为“麻痹”买单_征文演讲进入施工现场,常会看到事故出于麻痹的警语。那么,麻痹是一副怎样狰狞、怎样恐怖的面孔?如果安全管理人员,因一时的麻痹而酿出事故,麻痹就是错误,就是失职,就是冷漠,就是代价,就是罪过如果现场施工人员,因偶然的麻痹而造成伤亡,麻痹就是痛苦,就是轻疏,就是悔恨,就是不幸,就是悲惨既然麻痹这般可怕,人们还何以不能猛醒呢?首先,是钱在作梗。诚然,质量不过关,影响收入的多寡;进度上不去,影响收入的多寡;防护设施投入大,影响收入的多寡可是,当你因麻痹出了安全事故、失去健康的时候,钱的存在又有多大意义呢?挣钱是为了享受生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次,是托人成风。如果没有说错的话,托人,可能是中国的特产。安全管理出了漏洞或施工现场出了问题,总会出现托人现象。被托的人被视为有特权,托人的人被视为有本事,大兴托人之风。然而,你托了人可以随意指挥,我托了人可以目无规定,他托了人可以违章作业,如此这般,置身于同一现场,人们还有安全可言吗?再次,是漠视生命。草枯了还会再绿,花谢了还会再开,然而生命只有一次。有些人,大脑发烧的时候,或老酒喝多的时候,会豪迈地说:生死算个啥,二十年以后颇有点气壮山河的成分。这种看似大气、激越或壮烈的背后,蕴含着什么呢?蕴含着一种过于自我的狭隘、漠视生命的疏狂和忽视亲人牵绊的自私!同时,是互相之间不够合作。在安全管理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该是亲密的伙伴关系。可事实上,两者之间却常常出现对立现象。而这种对立,表现于管理者,是不够理解被管理者,认为其难管,管松了容易出事,管紧了挨骂;表现于被管理者,则认为管理者给自己出难题,找碴子。这都是偏颇的。对管理者来说,安全工作是一种烦琐,一种压力,既累身又累心,哪儿还有精力给你找碴?而对被管理者来说,虽然管紧了会生出些许埋怨和不解,但在因管理到位免其出事的时候,他又会生出些许理解、亲切和感激。都能这样想,还有对立么?如上种种,都是产生麻痹思想的深层原因。由此而观之,所谓的麻痹,表面上看,是一种疏忽,一种大意,而从本质上讲,却是意识的淡雹观念的落后和认识的肤浅。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设施配置的高低,代表投入;安全意识的强弱,代表文化;措施落实的成败,则代表素质。一次错按开关,可能导致触电;一次错挂安全带,可能导致坠落;一次错戴防护用具,可能导致中毒;一次错放氧乙炔瓶,可能导致爆炸;一次错误加固,可能导致坍塌,一次错发指令,可能在安全管理上,我们麻痹不起,且谁麻痹,谁就会为麻痹买单,付出惨重的代价!安全意识淡薄是最大的安全隐患_征文演讲公司安全月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回顾安全月活动中的基层来稿,其内容大部分都与开展安全活动有关,从来稿中可以看出公司上下对安全生产工作不仅重视而且注重实效。其中,在班组开展反违章大讨论活动的稿件中,班员所列举的身边的习惯性违章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以前上运行时身边的一些不安全现象。如:操作票代签字、操作过程监护人不到位、巡回检查不按时进行、在生产现场吸烟、班后会敷衍了事、工作中不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诸多的习惯性违章。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安全现象,如:闯红灯、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酒驾、超速驾驶等。这些大家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小行为,往往会成为事故发生的导火索,是生活和工作中潜伏的隐形杀手。那么,大家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