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白居易诗四首
白居易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思想。
2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思想内容,了解新乐府运动。
3体会白居易诗歌高超的艺术性。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是唐宣宗李忱悼念白居易的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1朗读
2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善于叙事,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出了茧。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至今都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的典故。他的诗不仅在中国,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和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
“元白”。
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世称刘白,提倡诗歌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死后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3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的诗歌。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轻肥》
1)解题
轻肥,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奢侈的生活。
2)背景介绍
3)品析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紱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赏析
翻译:
那些人意气骄纵,行满整条道路,所骑的马油光鋥亮,竟可以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诗人借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他们身居高位有的是佩着红色丝绳的大夫,有的是系着紫色丝带的将军。
这些宦官耀武扬威地赶赴军中宴会,马跑得飞快,尘土飞扬,去的宦官很多,场面盛大。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层,写宦官赴宴时的骄横跋扈之状。
思考宦官“骄”在哪里?
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骄”、“夸”写出宦官的骄横跋扈、耀武扬威之态。
为什么“骄”?
佩朱紱,系紫绶,朝中大夫和将军,手握政权和兵权。
从哪些词看出这是一大帮人,有什么妙处?
“满”、“照”、“皆”、“如云”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人,令人触目惊心,暗示宴会场面之大,讽刺宦官专权的骄横气焰,揭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互相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翻译:
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手里掰的是洞庭山产的柑橘,切的是海中的鱼做的肉。
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心中安然自得,神气更加骄横。
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