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举行毕业典礼了,这种感觉很奇妙。好像昨天才送走了05级的师兄师姐,今天就马上要到自己毕业了。我曾经说过,大三是一生人里继高考以后又一段很痛苦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虽然大一、大二两年也辛苦,学业繁重,课外活动多,常让人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多做点事,多参加点活动,多读点书……但是大一、大二的辛苦毕竟和大三不一样,如果说大一、大二时我们可以蒙着头往前冲的话,那么到了大三,我们不仅得一往无前,还得睁大双眼,找准目的地。这就是大三的辛苦所在,我们走到了分岔路,不管是考研、工作、考公务员、出国,我们必须要做一个选择。我自己最后选择的是出国留学。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申请出国的过程,哪怕不能让大家有什么启发,能让各位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我也心满意足了。申请出国留学前的准备申请出国前的准备有很多,与其泛泛而谈,倒不如以我自己为例子介绍。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背景:我申请的是美国加州的蒙特雷国际研究所(MontereyInstituteofInternationalStudies,MIIS)的翻译专业(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申请学校时,,,三年一等奖学金,两年国家奖学金;GRE成绩是1490(),托福成绩是112。我在本科期间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很多,但是跟翻译有关的比较少;不过我有在两场会议上做过连续传译。下面谈谈我在留学前做的准备。确定目标我几乎用了大三一整年的时间来考虑(或者说犹豫)自己毕业后的去向,其中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我最后决定学习翻译,主要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我觉得,无论是考研还是出国留学,最终都取决于将来我需要从事怎样的职业,在社会上处于怎样的位置。然而,这么想不代表我不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和个人能力。我认为语言是我的强项,也是我的个人兴趣,在工作中大量与语言打交道尽管也不轻松,但是我会感到快乐,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另外,我也不喜欢在公司里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我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大的自由。最后,我希望我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能帮到别人。考虑到这几点以后,我最终决定以后要当一个翻译。之后,经过自己的调查,还有咨询过朋友、老师以后,我发现摆在自己面前有几种选择:国内读研(保研或考研)、出国(英国和美国)还有直接工作。经过考虑以后,我发现考研的时间与精力成本太大,而且我的二外阿拉伯语是不能考北京外国语大学(我比较喜欢的学校)的,所以我当即放弃了考研的想法。因此最终锁定保研和出国两个方向。保研我失败了,这里不赘述。而出国方面,在综合评估自己的背景以及咨询过老师后,我觉得申请美国的蒙特雷更有优势,而且尽管学费十分贵,但是有希望拿到奖学金,所以最终锁定美国的蒙特雷。我从头到尾只申请了一所学校,看起来好像相当冒险,但是对我而言则不是这么回事。我一方面在全面了解过情况以后,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我的定位是要么不读,要读就要读最好的学校,当时已经做好准备,多等一年累积经验重新申请。至于工作,是个最危险的选项,因为找工作会让我分心。我也一度想过一边申请一边找工作,但最后还是决定即使赋闲一年,重新申请,也不找工作,这样想的话,我的精力能够集中在申请学校之上。坚定方向的关键是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可以看到,在大三一年里我面对的是一连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