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18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doc

上传人:yzhlya 2019/8/14 文件大小:1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都是纹样(图画)性质的非文字的信息载体。它们是远古时代人们传递信息的符号。据说在距今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弇(yan)兹氏创作了《河图》、《洛书》。弇兹氏有三个分支,分别是柯乌耶劳、柯约耶劳和柯诺耶劳。创作《河图》的是柯约耶劳人;创作《洛书》的是柯诺耶劳人。燧人氏时代距今约有9700~17000多年,是旧石器时代。那个时代先人已经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巧;采用了结绳的方法记事;积累了天体观测和日影积录的知识,创作了《河图》、《洛书》;创制了原始的陶器,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    八卦是伏羲时代的先人所创。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建元罗奉。罗奉3年(公元前7722年),伏羲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每时(今称每季)90天,每节45天,周岁(今称一年)360天。由于一个太阳年(由前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是365~366天,所以在满360天(一岁)之后,再用5天(或6天)用于祭祀天神。神话传说的女娲(伏羲的配偶)补天,即是女娲建议伏羲规定历法,确定一岁分为10日(月),每日(月)36天,岁末还有5天(每隔三年再加1天)作为过年。女娲为什么建议伏羲重新规定历法?因为伏羲规定的四时、八节冲击了由旧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五行”、“10日”历则。“八节”被用来取代历来的“10日”。四时、八节的历则实际是一种“8月历”。     神话传说的“女娲补天”,不是修补天穹!神话传说的“羿射九日”,是说羿善射,狩猎不到一岁,即9个日(月)就能满足需要。上古时代,“日”“月”不分,因为那时没有文字!上古时代把一个太阳年叫做“岁”,一岁分为两个“年”(由夏至到冬至是阴年;由冬至到夏至是阳年)。这种历则是由燧人氏时代传下来的。《河图》、《洛书》就是这种历则的结晶。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创作了《八卦》(先天八卦)。伏羲氏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制陶有了长进,这同伏羲匏古(葫芦)采用葫芦作为制陶模具相关。    太极图实质是八卦图的变形图,是伏羲看到漩涡的纹样,而把日影变化绘成漩涡图样的结果。太极图的阴影和阳影直观地表示了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情况,与一年四季的节气变化相吻合。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都是上古时代的日历图,原本没有什么神秘色彩。但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都是身兼巫师,自称能够进行人神对话的特异功能大师。他们为了让众人信服,故意把他们的祭天祀神活动神秘化,极大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惯性,流毒至今。这也是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所在。一、话说《河图》     一万四千八百年前华夏大地还没有文字,那时先人创作的《河图》,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只能旁敲侧击地分析或揣测。让我们先看看河图的纹样:             河图使用了白圈和黑点一共10种点符编码。白圈点符编码是1、3、5、7、9;黑点编码是2、4、6、8、、南、东、西、中五个阴阳对。图中心的阴阳对是5个白圈和10个黑点;四周的4个阴阳对,共有40个点符。每个点符代表9天,40个点符代表360天,再加上中心的5个点符,一共365天即一年(上古时代叫一岁)。一个点符代表“一周”(一周,后来也写作一“旬”,旬,上古时代读作gou;九,也读作gou)。    河图中央部位的阴阳对是5个白圈和10个黑点。5个白圈代表什么,已经说过了。10个黑点代表把一岁的时间分割为10部分。每个部分叫什么,不甚明了。或许就是10个“天干”(每一个天干相当于后来的一个“月份”,但每个月份的天数是36天)。    上古时代流行“五方”(即北、南、东、西、中5个方位)观念。它可能是起源于人们利用圭表对日影的观测。众所周知,冬至日正午的日影最长;夏至日正午的日影最短;而“二分”即春分、秋分正午的日影恰好在“二至”(冬至、夏至两个端点连线的中位)。上述三点连一线,包含北、中、南三个方位;这条直线的两侧即东、西两个方位。共计5个方位,即“五方”。“五方”是空间观念,表示下北、上南、左东、右西,四方之间为中方,共计五个方位。《河图》用点符1、2、3、4、5和6、7、8、9、10表示这五个方位。每个方位都有一个天数(奇数)和一个地数(偶数)。 五方观念进而由空间观念延伸到时间观念,例如“五行”、“五时”观念。行,是“运天行气”的意思,指的是大气的运动现象。五行观念又引申出“五时”,即冬、夏、春、秋、长夏5个时节的观念。“五”这个数对于河图特别重要。所以《图》的核心是“5”,是5个阴阳对组成的图样。而且每个阴阳对的阴阳点符数目之差,都是5!(五行之数)。五行之“气”,各有阴阳,总共10“气”。这10“气”,就是把一个太阳年分为10个“月”(上古时代称“日”,当时“日”“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