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腹泻灌肠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灌肠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护理,介绍灌肠液的配制及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需要用灌肠液治疗的腹泻患儿,可采用“思密达、云南白药、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四联药物保留灌肠,利用心理护理、操作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等措施予以指导。结果经护理指导后,需用保留灌肠治疗的腹泻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指导、帮助腹泻患儿及其家长配合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非常重要,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问题,在我国属第二位常见病,感染性因素多见。在2003年~2005年的10月~12月,我科收治小儿腹泻的患儿140例,均符合腹泻病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痢疾,重度营养不良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合并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发热30例,呕吐36例;轻度脱水42例,中、重度脱水28例。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发热28例,呕吐35例;轻度脱水40例,中、重度脱水3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方法
对照组予以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灌肠液保留灌肠,灌肠液由思密达3克,云南白药50毫克,庆大霉素2万u,%生理盐水20ml中调均匀配制。用一次性尼龙针头弃去针尖部分后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向患儿家长介绍灌肠的目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准备好卫生纸及尿布等用物,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嘱家属协助患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无菌石腊油纱布润滑导管前端后缓慢旋转插入肛门,插入3~5cm,推动注射器,使药液缓慢推入肠道内,压力要低,灌肠完毕,整理用物后协助患儿平卧,抬高臀部,嘱家属捏紧双臀,再次交待注意事项,使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持15~30分钟,每天一次,3天一疗程。
疗效判定
根据1993年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显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有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72小时内粪便形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结果
观察组70例患儿在灌肠前都有比较紧张、哭闹不合作,其家长们也都有比较紧张、担心、焦虑不安等情绪障碍。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灌肠的目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后,全部患儿家长们都配合完成治疗,其中的11例患在灌肠过程中排便,给予重新灌肠一次。2例患儿在灌肠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大汗,停止灌肠,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次日再灌,未出现类似现象。
观察组显效率8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1%。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差异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用药后两组临床效果比较见下表:
组名
总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观察组
70
60
8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