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潘旭东论文初稿.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潘旭东论文初稿.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潘旭东论文初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及对策
潘旭东
摘要:面对世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以及08年金融危机给银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势在必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将面临诸多风险。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现状与风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策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相关法制体系、资本市场及商业银行自身等方面的改革策略。
关键字: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风险;对策
1..绪论
08年的金融危机世界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它影响范围之广,破坏力之大,是历次金融危机难以比拟的。世界各国的银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以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并不大,国内银行受到的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是,金融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出了问题,金融肯定要出问题。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发挥受到很大抑制,无论是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和贸易融资等一般性贷款业务,还是公司负债、同业负债等对公负债业务;无论是POS消费、代理服务、托管受托、结算清算等支付类业务,还是QDII、外汇投资、结构性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包括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银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深渊。可见,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实行混业经营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多元化经营使银行能够及时的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经营活动。其次,商业银行可通过为客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组合并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来发挥总体优势,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再次,混业经营可使银行通过股权代理,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有助于银行充分了解客户,从而实现真正的风险控制。最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后,无疑为国内商业银行延伸业务领域,开辟多元化收入来源,优化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此背景和环境下,本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经营包括存贷款、证券、保险、支付交易结算、抵押等金融服务以及生产型企业投资业务等非金融服务的行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金融控股型,金融集团外设若干控股公司,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采用这种模式的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另一种是内部综合型,在金融机构内部设若干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


综观世界金融业发展史,大多数发达国家的金融业都经历了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交替演变过程。英国于1986年进行金融改革,走上了以经营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混业经营之路;美国采取的是渐进的混业经营发展模式,以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