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柱钢筋偏位怎么处理
柱钢筋偏位怎么处理
匿名提问
2009-10-24 11:06:06 发布
工程学术
2个回答
回答
autjhu | 2009-10-24 11:43:45
一、砼的蜂窝、孔洞、露筋问题 1、成因分析:造成该质量缺陷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砼未做到分层浇捣,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超过振动棒影响作用半径,少振或漏振;模板下口支模时密封不好引起漏浆、模板浇水湿润不够,拼缝不密;模板质量不好,表面粗糙,板缝过大;砼搅拌时间短,加水不准,和易性不好,浇筑砼时有的地方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砼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过密,捣筑砼时,大石子卡住钢筋,水泥浆下不去;振捣时,振动棒撞击钢筋引起位移;砼施工组织不好,不按施工程序办,影响质量。如某小区住宅二层柱砼浇捣过程中,因施工组织不当,工人不按正确的施工工序操作,一次下料过多、拆模后发现柱砼表面蜂窝、孔洞、露筋现象严重,蜂窝深度达5mm~30mm,,,且贯穿柱根部的有2处,一些主筋外露且深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50mm。 2、处理方法:在砼浇捣前应认真做好模板检查工作,包括模板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下口杂物清理是否干净,浇水湿润程度,塞缝等;砼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为1~2分钟;砼下料时,高度超过3m以上,要采用串筒或溜槽,砼要分层浇捣;砼入模后,每点振捣一般约为20~30s,砼不再明显下沉,无气泡,水泥浆呈水平状态为止。如出现麻面时,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1:;如大面积蜂窝时,应扣掉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再用细石砼补强。如是孔洞,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应检测结构内部缺陷,按检测结论分析,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定出补强方案后,方可处理。二、砼强度不足,造成偏低因素 1、成因分析: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过大,杂质多;砼配合比控制不当,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水泥重量不足,搅拌时间不够。水灰比大造成砼强度明显下降,,就要降低砼强度20~30%左右;砼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其代表性、真实性、可靠性有时难以作为依据,试块超龄试压;砼终凝后,未及时浇水养护,甚至不养护等。如某小区住宅四层柱砼,因进场原材料把关不严,一批小水泥被用于工程上,因安定性差,经检测发现大部分柱砼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2、处理方法:应对砼原材料事先进行化验和检验,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配合比、重量比、水灰比,保证计量准确,附加剂要按规定掺入,砼配料应按砂→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并搅拌均匀;加强砼施工前后台管理和技术操作交底工作,加强责任制;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试块制作,做好试验记录,及时做好试块抗压报告。对强度不足的个别构件,应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定出补强方案方可处理,比如某工程柱砼补强,采取每边加大断面10cm,使其承载力与原设计截面的砼强度等强,并增加纵筋和箍筋与原柱主筋焊牢。在界面处理清晰后浇灌高一标号的细石砼,拆模后细心浇水养护7d。三、构造柱与框架柱、梁一起整浇的问题 1、分析:在主体结构施工中为图方便省事,将框架柱与构造柱一起整浇,这样做不但使结构受力概念模糊不清,并与设计意图不符,而且留下了质量隐患。据对原设计结构和施工时框架梁柱与构造柱一起整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