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8/19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案例论文题目: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对企业伦理的思考学号:1336093057专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王鹤轩任课教师:李进一2014年8月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对企业伦理的思考一、 三鹿奶粉事件回顾从2008年3月份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接到一些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8月初经专家鉴定三鹿公司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氤胺,并未对外公布。9月份三鹿集团向消费者宣称己委托甘肃省质暈技术监督局对本公司产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直到2008年9月13H,卫生部把“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时,三鹿集团仍未就此事向社会民众、媒体以及政府做出合理解释。随后,蒙牛、伊利、光明、完达山等数十个国内奶制品厂家的部分产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含有三聚孰胺,至此乳制品行业的三聚孰胺事件成为2008年家喻户晓的事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被人们提到了首要位置。二、 三鹿奶粉事件原因分析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在现象背后掩藏着各种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如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与健康,受近邻日本“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影响和启发,以及营养科研的发展所证实,牛奶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因此,专家大力呼吁公众增加奶的摄入量,而政府也制订各种政策來支持奶行业的发展。这些确实为增强国人体质做出贡献。然而问题在于,制订政策时,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看人们对牛奶的需求。国家的草场面临沙漠化、过度放牧等问题的困扰,因而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畜牧业的受限自然导致了牛奶的产量的增长难以跟得上市场的需求。而一些企业为了片而追求市场占有率,为了企业的盲目扩张,“满足”所谓的市场需求,在奶源不够的悄况下,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同时,由于面临跨国大公司的竞争和压制,企业为了在日益开放的市场中占据主动,反制外资企业的压制,盲目追求短时间内企业的飞速壮大,这一切都导致了企业的负责人头脑发热,罔顾食品安全和老百姓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奶中添加了三聚報胺,最终坑害了消费者,也毁了企业自身。。近年來,国内奶制品企业竞争激烈,除了蒙牛、伊利、光明、三鹿等几家大企业以外,还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外资企业,如雀巢等,以及一些本地发展的屮小企业,而屮国目前的竞争往往是一个低层次的竞争一价格战。然而,随着这儿年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等成本的大大增加,物价飞速上涨,奶制品行业同样也面临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但是,市场的竞争异常惨烈,又使得这些金业在提高价格方面不得不三思而为之。据统计,日常市场屮售卖的所谓的鲜奶,如果按照鲜奶收购价格、再去掉其屮的各种成本,其价格远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格,也就是说,企业如果利用真正的鲜奶来生产,其实是亏本的。同时,前检测鲜奶中蛋白质含量使用的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检测氮的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的。因此,添加成本低廉的三聚氧胺增加牛奶和奶粉中的氮含量,使得蛋白质含量检测达标,几乎成了这个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应该怎么样来制订出行之有效的监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