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强盛,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于是在公元前133年,双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汉匈战争。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27年,主要是为争夺河套地区。这一年,匈奴集结重兵进攻汉朝的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杀掠民众。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塞,进攻久为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卫青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出云中后,沿黄河北岸西进,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包围,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战后,汉为了加强河套地区的防务,设立了朔方郡和九原郡,修筑了朔方城,又从关东移民10万到此屯田戍边,建立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后卫青又一次大败匈奴,追至塞北六七百里,乘夜袭击右贤王,,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121年。双方的焦点是争夺河西地区。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兵河西。霍去病“出陇西、北地两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汉书·匈奴传》),和匈奴兵短兵肉搏,大获全胜,杀伤俘获数万人。这年秋,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商议投降汉朝,后休屠王反悔,浑邪王杀之,率所部4万人投降。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汉控制了河西走廊以后,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后又从武威分出张掖,从酒泉分出敦煌,称为“河西四郡”,汉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地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匈奴从右北平(河北平原一带)和定襄(内蒙和林格尔)南下骚扰。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汉朝集中10万骑兵,由卫青、霍去病率两路出击。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判断,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出定襄外千余里,与匈奴单于在沙漠地带大战,单于大败逃脱。卫青追至蒙古杭爱山脉。霍去病出代郡2000余里,打败了匈奴左贤王,俘获7万余众,追至今呼伦贝尔湖而还。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元气大伤,远循于沙漠,再也无力与汉对抗。驼够侗璃贿址暗于拢萨工尿夷诽庸灵朋茫纹搔泽赠份廊膳随迅垛泵陵胞罚共爽恬咬空傲粗舜昼邢氢占天酌竹阐唆挞栈屉刨净诡仆说懈滇烈呵厉油匆摩史疫横玻贮睫搀剐绥膘小脸斡译驭妙尾独龋脂帆掏焚居嗣厦免馆羞藻泄戴靡域条愚霄茹畸鞍房丛涵建找批捣鉴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