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观潮教学设计(00002).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潮教学设计(00002).docx

上传人:luyinyzha 2019/8/23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潮教学设计(00002).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潮教学设计《观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文描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桥。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分四段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二、学情分析小学生对自己学****的目的是很被动很模糊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动机,有机地结合课文的内容,通过师生对话、表情朗读、画图、板书设计等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和引导他们把自己眼前的学****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认识到学****的重要性,产生学****的需要。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发展和对学****目的的深入认识,学生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在语文课中,他们开始想更深一层地了解故事的情节、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辞藻的优美。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学****时,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特征和需求,逐步把他们的学****思维引向纵深。在课堂上让他们各抒己见,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解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转变为知识运用的能力。三、,会写13词语。,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四、教学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五、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谁来说说课题?(板书:观潮),出现了一个“观”字,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观”字,翻开书,小声读一读,找一找。(板书:天下奇观):“观潮”的“观”字和“天下奇观”的“观”字的意思一样吗?在理解了“观”字意思的基础上,再去理解“天下奇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读书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二、初读课文,朗读正确。,把课文朗读正确。,纠正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读音。(薄雾闷雷涨注意学生在朗读加点字时的字音。),朗读词语。(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设计意图:鼓励自学,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整体感知,,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A、八月十八——最佳的观潮日B、盐官镇——最好的地方C、观潮人——最多D、响声——最大E、浪潮——最壮观F、人的情绪——?可以说一句话,可以说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把课文读成了几句话,由厚读薄了。能不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更薄一些,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