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五年级长在宜昌.doc

格式:doc   大小:11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长在宜昌.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8/24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长在宜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宜昌的地域和行政区划教学H标:1、 了解宜昌的地域特点和行政区划图,会看会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师生收集有关宜昌地域和行政区划的资料。问:知道长阳在宜昌的哪个方向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二、 观察地图,了解地理位置。看宜昌市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图,知道宜昌周围的市县分布。看宜昌市在全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知道宜昌市是湖北省省辖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总而积约2丄2万平方公里。三、 欣赏美丽的宜昌风光,了解宜昌的地貌特征。宜昌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皆有西部山地约占69%:兴山、秣归、长阳、五峰、夷陵区的西部,大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有的山脉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四部山地有许多峡谷:长江三峡中的四陵峡是其中之一。中部丘陵约占21%:远安县、宜都市、夷陵区东部和当阳市北部。东部平原约占10%:枝江市、当阳市东南部。当阳市的草埠湖,位于宜昌、荆州两市交界处,面积约98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机械化农业基地之一。四、 宜昌的行政区划。看图,思考宜昌包括哪些地方?1、 五县:兴山县、耕归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 三县级市: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3、 五个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狐亭区、点军区五、 学****资源链接的内容。三峡风景区。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六、 完成课后小作业。填写宜昌行政区划图。在图中找到长阳县的位置,说出相邻县、市的名称。小组交流宜昌各县市最主要的地形特征。2、宜昌的人口和民族教学冃标:1、 了解宜昌的人口、民族,认识它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地位。2、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 学****知识长廊的内容。宜昌全市人口总数约415人,居住人口以汉族、土家族为主。,%,苗族2420人,回族217人,满族908人,壮族664人。2、 学生看宜昌市各县市区人口状况统计表,同桌互相讨论,学会看图。二、 阅读了解:民族分布、土家族、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1、 民族分布。宜昌市一个土家族聚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o两个土家族自治县:长阳、五峰一个民族乡:宜都潘家湾土家族乡三个民族村:点军区土城乡车溪土家族村、兴山县高桥乡贺家坪土家族村、秣归县九碗溪镇石柱山土家族村一个回族社区:枝江市江口回族社区2、 土家族。吊脚楼织绣艺术山歌摆手舞3、 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长阳:“两山一线”民居改造和生态走廊建设五峰:“两村一街”及民族特色新县城建设三、 阅读了解享誉中外的文人志士。1、 巴楚文化:文人墨客,民人故居。2、 民族团结一家亲。朗读“资源链接”《宜昌民族团结之歌》。四、 课外作业。1、 分小组,逐项完成,2、 读郭沫若《过四陵峡》讨论诗句意思。:1、 观察宜昌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宜昌矿产资源的丰富。2、 认识主要矿产,了解各种矿产资原,讨论矿石用处,并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举例。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新课学****1、 请学生观察宜昌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宜昌矿产资源的丰富。宜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宜昌境内探明的矿物有53种,占全国已知矿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矿产有磷、铁、煤、猛、铮、铅、***、金、银、铜、锌、硅、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磷矿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储量在11亿吨以上,是全国第三大矿区。石墨矿探明综合储量1552万立方米,是中南地区唯一的磷片石墨矿,矿石位全国第一,储量全国第三。2、 认识主要矿产。知道什么是矿产?看图认识铁矿石和金刚石。3、 图片观察,深入了解认识。出示网上收集的玻璃和石墨矿图片,加深对其特点的认识。4、 讨论两种主要矿石用处。并用生活中常见物品举例。5、 宜昌矿产资源的分布。6、 讨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四、 交流平台。1、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资源链接内容的学****2、 上网查阅,完成书16页表格。3、 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哪些环境污染呢?我们应该为保护家乡矿产资源做些什么?五、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的内容,说说自己的学****收获是什么?4、 群山吐翠的森林资源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宜昌森林资源概况、森林资源的分布、开发和利用,了解六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宏观把握后小组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合作探究能力。护林行动中安排学生进行拓展发散思维训练活动,提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