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唐朝宰相称谓考.pdf.pdf

格式:pdf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朝宰相称谓考.pdf.pdf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12/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朝宰相称谓考.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维普资讯
年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卷/第期/ // ..
唐朝宰相称谓考
宁志新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
摘要:、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同平章事、同三品等五种
类型,后两种类型是唐朝首创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少变多,“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一种称谓。
变化规律相一致的。
关键词:唐朝;宰相称谓;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一
唐朝的宰相制度,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界失”、“参知政事”、“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对此多有论述。先贤岑仲勉先生在《隋唐史》中辟有“参议机务”等种称谓。南宋学者王应麟也统计出
专门章节“宰相制度之屡变”①,对其加以研究;今唐朝宰相的种称谓③,与此情况大致相同。《新
人张国刚、王素、袁刚、王颖楼等先生亦有专著予以唐书》卷四六《百官一》在论及“唐世宰相,名尤不正”
深入探讨②。近二十年来,更有数十篇论文专门讨时,只列举了三省长官、“参议朝政”、“参预朝政”、
论唐朝的宰相制度,大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将该“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平章政事”、“同中书门
问题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笔者仔细研读了这些专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种称谓,远不及
著和论文,总觉得尚有一个问题未完全解决,即唐朝《唐会要》所述全面。后世学者在谈及这个问题时,
的宰相究竟有多少种称谓,其名称的变化有无规律多以《新唐书》所述为据,并没有超出《唐会要》涉及
可循。以下不揣浅陋,试就这个问题略抒管见,以的内容,其中以元人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最为典
求正于学界同仁及读者。型④。今人岑仲勉先生、张国刚先生也深入研究了
唐朝宰相的称谓变化问题,但都只举出了其—种
称谓⑤;刘希为先生则专门研究了唐代宰相名称的
唐朝宰相的称谓问题,是研究唐朝宰相制度时变化,举出了其种称谓⑥,与《唐会要》所述大致
必须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最早统计唐朝宰相称谓相当。
的当属唐人杜佑,他在《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 宰不过,以上著述均未详列每种称谓的具体设置
相》中指出: 情况,而且还遗漏了一些称谓。据笔者所见,唐朝宰
大唐侍中、中书令是真宰相,其余以他官参相大概有种称谓。为研究问题方便起见,以下就
掌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不厌其烦,将这些称谓及其具体设置情况详列如次:
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参预一三省长宫,即尚书省的尚书令或尚书左、
朝政及“平章军国重事”之名者,并为宰相。右仆射、中书省的中书令和门下省的侍中。正如
亦汉行丞相事之例也。《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所云:“初,唐因隋制,以三
这里指出了唐朝宰相的种称谓。五代、宋初著名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学者王溥在《唐会要》卷五一《官号· 名称》中更进一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
步指出了唐朝宰相的种称谓,比杜佑所述增加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了“参议朝政”、“专典机密”、“平章政事”“参议得尚书令为相者仅见秦王李世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