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做事情的态度.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做事情的态度.ppt

上传人:825790901 2015/12/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做事情的态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事的态度》
主讲人:张少华(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jgx.
第二届罐头食品加工技术研修班专题讲座
主讲人:张少华
杭州商学院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管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福建省经贸委高级培训师
注册拍卖师
中德Inwant项目访问学者
服务过的企业:
漳州电信公司
漳州邮政
漳州紫山集团
漳州华瑞集团公司
漳州三龙公司
漳州信华食品
柒牌集团漳州分公司
恩扬工艺品(漳州)有限公司
漳州国辉工贸集团
漳州二菱电子公司
……
Company Logo
课程目录
1
2
怎样把事情做好
3
别人为什么能成功
4
做不到位的原因
做事的四种境界
Company Logo
一、做事的四种境界
认真—认识体会掌握时间1-3年
务实—认识体会掌握时间3-5年
求新—认识体会掌握时间4-7年
合作——体会掌握
时间7-10年
Company Logo
二、做不到位的原因
差不多先生、不是精益求精
浅尝即止、凡事只做低标准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努力
眼高手低、不能扎扎实实做事
推卸责任、为自己失职找借口
Company Logo
差不多先生、不是精益求精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
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圆通大师。
五四新文化运动创始人:胡适
Company Logo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努力
刻板、僵化的德国佬:
聪明的爱立信中国员工
学****计划没有调整余地
低效率的德国工人
凡事找捷径
聪明的中国人
聪明的中国员工
高效的工作:
改变机器的操作规程
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高效率带不来高利润
Company Logo
浅尝即止、凡事只做低标准
Title
梭罗说过:“判断一个人的学识,就要看他主动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
Title
***一号线与二号线的设计
Title
你看到的并一定就是事实
孔子与学生颜渊的故事
Company Logo
眼高手低、不能扎扎实实做事
“浮躁是国人的致命伤”
1
中国联通老总杨贤足先生如是说:“按国际一流标准建设队伍”
2
抽象化:不够明确;
表面化:无针对性;
空泛化:缺少量化;
虚无性:没有框架。
3
年轻的林老师的远大目标。
四个专业培养模式的设计时间。系网站的建设计划。
李素丽说: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Company Logo
推卸责任、为自己失职找借口
人们往往喜欢邀功, 却不愿对自己的失职承担责任。有时甚至为了逃避责任,编造出种种借口。比如:如果工作中的事情不理想,那肯定是老板的问题;如果家里的事情不完美,那一定是对方的错;如果历史课得了个“D”,那肯定是因为老师不喜欢你。
工作中总有这样的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