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港南区新塘镇新塘小学姚秀霞教学目标:1、感受伟大的父母之爱,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写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例。2、将学生引入到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情感倾诉与交流,理解父母之爱。3、把情感之事的经过说清楚,并真情实感地抒写出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回顾课文《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这两篇课文的内容,感受父母的爱。二、明确要求,锁定体验。1、明确写作。师:对了,我们今天来写写父母爱自己的事。这作文题就在语文园地五,打开课文,请先读题,这次习作提出了什么要求?课件出示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之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2、分析写作要求。师问:你们读了题目以后,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①写父母对自己爱的事。②也可以写写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③表达真情实感。④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三、拓展思路,引吐体验。1、师:根据这样的习作要求,我们可以写什么事呢?学生交流。2、集体交流。学生能说到:可以写爸爸妈妈为我过生日;我生病了,爸照顾我;下着大雨,爸爸给我送伞;考试失误了,爸爸理解我,鼓励我等。3、拓展思路。⑴创设情境,引导体会。,问同学们,这苹果怎么样学生?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具体。“这苹果很新鲜,你就多吃点吧。”师问:这句话是谁说的?生答:妈妈。师也可以是——生答:爸爸师问:这句话怎么读?生试读,指名读。范读。齐读。:我们用分角色的方法来读读这几句话,好吗?你想当爸爸、妈妈。还是孩子呢?老师、学生表演“一分钟小品”。情节如下:生1当儿子,生2当妈妈,老师当爸爸。师:妈妈对着儿子说:“这苹果很新鲜,你就多吃点吧。”生1我说:“不,我经常吃。妈妈,还是您吃吧。”生2妈妈:“妈妈不吃,你正长高,长大,需要营养。”生1我说:“妈妈不吃,爸爸,您吃。”师爸爸:“这苹果很新鲜,你正长高,长大,更需要营养。你就多吃点吧。”:同学们,刚才的表演的“一分钟小品”,表达一件什么事呢?学生说说,老师说:对,表达“父母对我的爱”的事。它通过什么来写?学生说说老师肯定之时,随机板书事例——对话老师:对,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对我们照顾、关怀,同学们尽情地打开你们的眼睛吧。回忆一下爸爸、妈妈疼爱你的场面。⑵播放父母对我们爱的图片,引吐体验。⑶老师问:看完父母对我们爱的图片,你能深深地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了吗?想一想在这些生活事例中哪件事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那么怎样把这一件事说具体,说完整呢?首先要交代什么?生答。老师板书:原因然后说什么?生答。老师板书:经过语言最后说什么?生答。老师板书:结果不说结果可以说什么。生答。老师板书:感受心愿⑷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⑸集体交流。老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感受最深的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四、自由习作,真情体验。1、老师:同学们刚才讲得很生动,也很精彩。那么怎样把这一件事具体地、完整地写下来呢?具体地说,就是要明白以下三点: (1) 开头要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 (2) 中间要具体叙述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