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9/9/2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赋得古原草送别教案设计语文S版六年级下《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将古诗熟读成诵。 2.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 3. 在朗读中切身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情感,能想像古诗描画的情境。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于“花”、“鸟”、“树”、“草”和有关于离别的古诗,并准备教学软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请说出喜欢的理由。 2. 老师提高一些要求,能背一首诗中有“花”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树”的古诗吗?能背一首诗中有“草”的古诗吗? 3. 出示白居易写这首的背景公元787年,白居易十六岁,为了取得功名,带了一首诗到当时的京城长安拜见名士顾况。起初,顾况见白居易年纪不大,志气不小,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等他读完古诗,不禁大为赞赏。这是哪首古诗呢? 4.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出这首诗的题目。读一读。 5. 介绍诗题。“赋得”就是诗的一种体裁。从“古原草送别”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6. 出示整首诗 7. 指名读一读。(要求读得顺。) 8. 能不能读出节奏来? 二、出示前半首古诗,学****前半首古诗 1. 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前半首古诗。 2. 读一读这两句古诗,诗人写的什么?他写出了小草的什么?哪些地方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指名读古诗。 3. 好好想一想,哪个字最能看出小草生命力的顽强?为什么? 4. 去年烧尽了,今年又生了;今年烧尽了,明年又……;明年烧尽了呢? 5. “一夜东风来,春色尽满园。”在春风的吹拂下小草又长得怎么样了? 6. 再读古诗,感受草生命力的顽强。先指名读,后齐读。三、出示古诗的后半首 1. 前两句古诗写出了小草生命力的顽强,后两句古诗又写了什么呢? 2. 出示古诗。 3. 指名学生读一读。 4. 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读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5. 这句话的意思理解吗?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请提出来。相机解决词语 6. “远芳”用组词法解决;“侵”直接告诉;“晴翠”出示图片结合理解。 7. 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同桌练****说一说。) 8. 你能想像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 9. 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10. 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11. 在这么美的情境之下,作者在做着什么?送别王孙,王孙是谁?出示诗句理解王孙。(可以直接告诉。)这里的王孙是同一个人吗?但他肯定是诗人的朋友。 12. 读诗句。 13. 作者是第几次送别朋友?从哪里看出来的?(“又”字)(只有第二次吗?) 诗人第一次来送别友人,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二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诗人第三次来送别友人,又会想些什么? 第四次呢? 第五次呢? 14. 芳草萋萋的草原此时溢满了离别时的哀伤和诗人的感慨,我们再来读一读诗句。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起这么一句诗,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又让你想起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