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招聘员工应怎么审查,用人单位怎么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招聘员工合同企业招聘员工应怎么审查,用人单位怎么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招聘的员工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招聘过程不够谨慎,会让企业多付出成本,更重要的是,如果招聘时不小心招到了不是自由之身的员工,还有可能要赔偿其他用人单位的损失。因此招聘时的审查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而言,审查的内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下:(一)基本信息是否真实。学历、工作经验等是决定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基础。欺诈的员工的工作能力一般来说都是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的。虽然用人单位可以与欺诈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但在解除合同前对欺诈的员工支付正常的工资,企业却没有收获相应的工作成绩,这本身就是一种偏高的成本。因此,招聘时要认真核查员工的基本信息,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是让参加招聘的员工填写员工入职登记表,上面的基本信息等都由员工本人亲自填写,并注明以上填写内容真实,否则承担不利后果,甚至解除劳动合同。(二)身体是否健康。智力、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潜在疾病。实践中,往往是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才发现员工入职前就存在潜在疾病甚至职业病。但是劳动者没有违法违纪的情况下,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不能以身体条件辞退劳动者的,而必须要等到医疗期满。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发现员工患有的是职业病,那企业的责任就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员工在工作中发现患有职业病,如果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员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否则,由现在的用人单位承担责任。这一点对于行业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用人单位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员工入职前的健康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前后两个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都有可能使员工患上相同的职业病,那后面的用人单位就更加要重视员工入职前的体检。实践中,企业可以要求员工在入职前自行提供体检证明,并指明需要检查的项目,但要注意不能有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等。(三)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需要查验其是否还存在有效的劳动合同,通常采取的方式是要求应聘员工出具前一个用人单位的离职证明书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等证明,也可以由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打电话或去现场进行核实。如果员工确实无法提供,也须要求其签署承诺书,承诺没有与其他单位有未解除的劳动合同。需要说明的是,即使签订了承诺书,也免除不了此员工与其他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时其他企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四)是否与其他单负有在竞业限制义务。对于那些在之前单位的技术型岗位、管理岗位和掌握企业秘密的岗位的员工,可能与单位之间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或条款,企业在招聘时要注意审查其是否有与原单位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条款,是否还负有上述义务。如果企业招用的员工对原单位负有竞业限制义务,原单位有可能提出该员工泄露了其商业秘密并给其造成了损失,就有可能将员工与新单位一起告到法院,新单位就要受到牵连。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可以通过查阅员工与原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让招聘员工写下保证书,保证其不负有保密和竞业限制的义务,否则责任自负。如果新的用人单位被原单位起诉,在有员工保证书情况下,新单位就有可能免责或承担较轻的责任。(五)年龄是否达到十六周岁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查验身份证,并登陆公安部网站进行仔细核对。如果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则与用人单位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如果招用了未满16周岁的员工,......余下全文>>公司招用人员,应当与哪些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哪些人员签订劳务合同根据您的问题我的给您的建议是:企业录用的所有全日制员工都应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律所规定的基本条款,那么具体怎么区别哪些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哪些签订劳务合同呢,在法律上也是有一些规定的。具有劳动适格主体资格(包括年龄、身份、是否退休等)的全日制员工都应该签订劳动合同,如具体财务、行政、采购等,这里包括公司与员工直接签订和与派遣公司签订两种。劳务合同在法律上的规定:1、为了避免企业滥用用工权力,法律要求只有具有辅助性、替代性的人员可签订龚务合同。2、退休返聘的高龄人员。3、非全日制员工,如清洁工。4、临时工。企业里招聘员工没有签合同怎么申诉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