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防止外墙(面砖)渗水的防治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止外墙(面砖)渗水的防治方法.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9/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止外墙(面砖)渗水的防治方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XXXX建设有限公司摘要:外墙面砖渗水的原因、预防措施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外装饰大部分采用外墙面砖等,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渗漏已成为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使用外墙面砖的渗漏占外墙渗漏总数的80%,根据宁波市建委[2001]326号《宁波市建筑外装饰设计规定》文件中“当外墙饰面材料采用面砖贴面时,必须对外墙面采取防渗、防止面砖污染及防止贴面材料脱落等措施”的要求,为保证外墙施工质量,本人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设计因素导致的渗漏 1)很多设计人员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在这些方面设计时简而化之。 2)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小型)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3)设计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连接。如外墙设计层层装饰线条,且线条顶部标高与梁顶标高相同,由于外墙砖与砼梁的湿度膨胀系数相差很大,极易产生裂缝,从而使线条上部渗水。同样原因,女儿墙根部往往也较易开裂渗水。 4)高层建筑非承重墙用的砌筑、找平砂浆标号,一般低于承重墙用的设计标号,强度虽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透水性增大,为保护耕地很多设计单位将外墙多孔砖设计为水泥多孔砖,会造成粉刷开裂现象较多,造成渗漏。 5)建筑师在设计中对外墙防水不重视,外墙装门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及功能设定,从而对建筑物的功能系数大打折扣。预防措施对设计因素导致渗漏主要采用事前预控的手段。在设计图纸审核中,业主单位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等应审查图纸中是否有防渗、防水要求;外墙砌筑、抹灰砂浆标号是否恰当;泛水高度、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门窗框四周塞缝等易渗漏部位是否有细部大样图或防渗要求。设计上如有防范措施或有要求的,施工中必须监督实施。设计中未提出或有不当之处,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应向设计单位提出增补或修改意见。如前述腰线或女儿墙根部渗水,可建议设计单位在钢筋砼梁上增加120高素砼,即可有效防止腰线渗水。同样女儿墙处可设计一圈反梁并与结构梁同时浇筑、高出屋面板30毫米,女儿墙在其上,则会减少女儿墙根部开裂现象,建议使用粉煤灰多孔砖。(二)材料因素导致渗漏块材质量差、翘曲、变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损,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预防措施施工前,施工及监理人员应对外墙需用材料及构配件进行严格检查,对关键主材如多孔砖、外墙面砖、铝合金材料、粘结密封材料,检查产品质量保证措施、材质检验合格证明等,抽取样品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查,以杜绝规格、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场,明确对不合格材料有清场制度,从材料上杜绝外墙渗漏的起因。(三)施工因素导致渗漏外墙施工质量,特别易渗漏部位施工质量差,是造成外墙渗漏从而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 1)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不埋拉结筋或拉结设置不牢固,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要求,由于湿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漏水的多发处,梁底斜砖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2)砌体找平层、基层未清理干净、抹灰层砂浆未按设计配制,引起砂浆强度差,灰缝不饱满、干缩开裂。 3)外墙面砖与打底砂浆粘结力不足形成空鼓,饰面砖构缝不严密,出现砂眼及裂缝。 4)细部构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