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卷类型A荷泽市二O—三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30分)得分评卷人(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4分)。(4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野芳发而香,(欧阳修《醉翁亭记》)(周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爱莲说》)。(4分)①刘禹锡《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鹤冲云霄景象的句子: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得评分卷人(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4分)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唐)施肩吾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5•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的幽静。得分评卷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14分)【甲】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皮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袁枚《黄生借书说》【乙】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顾炎武《日知录》。(4分)①若业为吾所有(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③姑俟异日观( )④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2分):“何陋之有?” ,。(4分)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②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9.【甲】文的论点是【乙】文的论点是两文共同的论证方法是(4分):①己经②借③等待④断绝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d(a・助词,,到;c・代词,书)2分。:①另外(那些)祖父和父亲收藏书籍,儿子孙子丢弃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②像这样的文章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危害。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要求翻译意思正确,语言通顺。:书非借不能读也文须有益于天下对比评分:论点各1分,方法2分,共4分古诗文名句默写一、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夕阳西下,(2)大漠孤烟直,(3)人有悲欢离合,(4)择其善者而从之,(5),绝胜烟柳满皇都。(6)春眠不觉晓, 。(7),病树前头万木春。(8)山重水复疑无路,(9)天街小雨润如酥,(10)潮平两岸阔,(11)几处早莺争暖树,(12)山水之乐,(13),只有香如故。(14)无可奈何花落去,(15),小桥流水人家。(16),皆若空游无所依。(1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8),柳暗花明又一村。(19),凭君传语报平安。(20)牺牲玉帛,(21)荡胸生层云,(22),甲光向日金鳞开。(23)四面边声连角起, , 。(24),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25)采菊东篱下, 。(26),水中藻、特交横,盖竹柏影也。(27)问渠那得清如许? 。(28)单车欲问边, 。(29)水何澹澹, 。(30)欲穷千里目, 。(31),直挂云帆济沧海。(32),千里共婵娟。(33)予独爱 ,濯清涟而不妖。(34),蜡炬成灰泪始干。(35)人生自古谁无死, 。(36),化作春泥更护花。(37)我寄愁心与明月, 。(38)春蚕到死丝方尽, 。(39),浅草才能没马蹄。(40),锦鳞游泳。(41),似曾相识燕归来。(42)所以动心忍性,(43)塞下秋来风景异,(44)征蓬出汉塞,(45)山河破碎风飘絮,(46)北国风光,万里雪飘(47)最爱湖东行不足, 。(48)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49)学而不思则罔, 。(50),再而衰,三而竭。二、按要求填空1、 莫言在若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杂说》中同样的感慨:9 o2、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论语》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阐述:a ”, o3、 中秋佳节,举头望月,苏轼用“ , ”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4、古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