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目标的表述.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目标的表述.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9/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目标的表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需要搞清楚的是,现在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用的“教学目标”这一概念,是与“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有所不同的。大致来说,“教学任务”是教师所要完成的工作;“教学目的”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提出的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结果的标准。换言之,“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针对的是教师的工作,而“教学目标”则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是定位在后者上。而且,“教学目标”不像“教学任务”或“教学目的”那样提出的是概括性的指向和要求,而是带有策略性和条件性的,是具体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在新课程改革中使用“教学目标”这一概念,并划分为新的三个方面,的确不仅仅是概念的简单替换,不仅仅是目标领域划分上的调整或修改,而是教学理念上的改进,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关注于学生的学****与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如何教学生学****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这样来理解教学目标,那么上引的课时教学目标显然还是停留在“教学目的”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这位教师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思考,主要是围绕着教师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样教,如“向学生讲述┅┅”“培养学生┅┅”“运用┅┅”“使学生┅┅”,都是在强调教的一面,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学生处于被动学****的地位,也就不大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课时教学目标的“维度”应该怎样划分呢?我的想法是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模式,这一是因为学生情况不同,他们的学****程度、学****需要、学****能力等是具体的,很难用一个模式套住;二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每节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含的教育、教学的因素及意义各有侧重,难以平均划分。然而,一般来说,每节课的教学都应该使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有所收益:(1)知识,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理解和掌握了哪些具体的历史知识;(2)技能、方法,即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会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和探究历史;(3)能力,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在能力的发展方面有哪些进步;(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学生在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上有哪些提升。附带指出的是,所谓“方法”的目标,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了哪些学****历史、认识历史的方法。那么,课时教学目标应该怎样来表述呢?按照教学理论的说法,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可操作、可检测的行为目标,应包含ABCD四个要素,A是Audience,即学****的主体,在目标表述的语句中学生应是主语;B是Behavior,即行为,说明学生应能做什么;C是Conditions,即条件,说明B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D是Degree,即程度,表明B的标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者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设计时,要完全按照这四个方面来表述教学目标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历史学科,因为在能力上、认识上、情感上等方面的程度标准是很难详细界定的。但一般地讲,目标的表述中主体必须明确,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及内容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