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I@$ 心理科学 J8F&G’D’0/&.D K&/)(&) !""#,!;(?):I@$ , I@;
""""""""""""""""""""""""""""""""""""""""""""""""""""""""""""""""""""
! " # 岁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
郭力平颜婷婷
!!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摘要以概念图为研究工具考察了$ % # 岁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结果表明:$ % # 岁儿童对计算机
的结构与功能已有初步认识。这种认识直接源于与周围学习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
差异及性别偏好。研究还依据现象图式学对概念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儿童概念图表征
要方法[?]。总之,概念图从提出至今,已成为国内外
$ 前言
学者研究的热点。它的用途十分广泛,既可作为学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这个习工具,也可作为评价工具、研究工具等等。在制作
时代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特征,当代儿童生活中的每方式上,概念图灵活多样,既可手工绘制,也可用电
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为脑软件操作;既可用文本的形式制作,也可借助图形
儿童提供了表达自我、理解世界、游戏与交流、探索制作。我们认为以概念图为工具探测儿童对以计算
环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工具。值得思考的是高速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具有较大优势。
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到底给儿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本研究以概念图为研究工具主要考察$ % # 岁
儿童对于置身其中的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又是怎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同
样?解答这些问题,对于理解现今时代的早期儿童, 时考察电脑兴趣班对儿童概念表征的影响以及儿童
对于幼儿园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相关公共政策在计算机认识上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等,以探讨
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考察$ % # 儿童对此概念的内容构成、建构特点以及他们是怎
岁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来样获得对计算机的认识的。本研究将概念图应用于
对上述问题进行一定探讨。考察学前儿童的概念表征时,以图画而非文本作为
考察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学前儿童表现概念的载体,这既符合当前社会儿童
表征,概念图(&’(&)*+ , -.**/(0)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的生活文化背景,也符合学龄前儿童由形象思维向
概念图是!" 世纪#" 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 1’ 抽象思维过渡时期的认知和能力特征。
教授在研究儿童对学科知识理解的案例时提出。根
据他的定义,所谓概念图就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
% 方法
的工具[4]。它利用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连接词来
组织和表征知识。通常从一般概念出发,往下逐级
% &$ 被试
延伸至具体概念,以层级结构表明各概念间的关系。从上海市某一日托制幼儿园和某一全托制幼儿
最后通过文字或图形连接概念组成相关的意义单元
园中班与大班随机抽取 4?" 名$ % # 岁儿童,其中日
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图即概念图。概念图的特色在于
托制儿童@" 名,全托制儿童#"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