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9/9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明志小学刘一一、教材分析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认为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的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本课的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大致按照“明诗题──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通读熟,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教学目标 ,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境,体会诗情,指导朗读。。课前准备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诗歌。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助课件,创设情境)1、播放歌曲,创设情境。2、教师揭题。二、解题: 1、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2、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3、理解题目的意思。三、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准、读通、读正确诗文。带着要求自由读。指名读。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①学生讲解古诗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五、体会诗境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3、你如果是李白,你想说什么?六、小结、延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体会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