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个四川人,一本另类书——引发种种争议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日前在央视《面对面》谈金融危机的预言与真相从一杯免费咖啡看到危机逼近随着《货币战争》热销,宋鸿兵越来越忙,在各种场合下讲他的这本书,讲他在美国按揭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工作期间,如何提前预感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宋鸿兵(以下简称宋):我们在房地美做模型和数据分析,按我的权限,我可以看到美国数千万家庭的现金流情况,我自己做了一个分析判断,就是2007年2月份,将是整个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一次重要的调息高峰,一加利息,很多家庭就会出现现金流不够,就会出现违约。看到这一点后,我已有了思想准备。2月份,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细节,就是房地美一贯提供的免费咖啡没了。我马上打电话给另外几层楼的朋友,他们那儿也停了。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记者(以下简称记,为栏目主持人董倩采访):是当天没有了,还是以后也没了? 宋:以后也没有了,见微知著,一般人不会注意这样的细节。当大公司开始节省小钱的时候,说明公司财务出了问题,因为它从来没这么干过,它不是一个非常节省的公司。这一天应该是2月25日,我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文章,题目是“美国金融业泰坦尼克号房地美已经撞上次贷的冰山”,这是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半年写的。后来我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聊,他是主管财务的,3月份他回答我说,确实2月是房地美财务状态剧烈恶化的一个月。记:2007年2月的时候,这本书已经成形了吗? 宋:2006年就全部写完了,从2004年开写,2005年是写作高峰期。当时我已基本看出来,美国这回要出大问题,非常严重的危机。错误的判断来自感性认识在《货币战争》中,宋鸿兵对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面临的次贷危机做出了预测,甚至还给出了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事态进展印证了这些预言。宋:我认为危机是必然发生的,很简单,有一次参加公司风险控制会议,一个总风险控制师对对冲利率上升、对冲提前偿付、对冲违约这三大风险提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思路,推了上百个数学公式。当时我就提问说,从逻辑上看,美国现在老百姓家庭收入一年上涨3%,而房价上涨15%以上,这两者能够持续吗?如果不能持续,因为百姓收入上涨有限,而房价上涨远远超过老百姓收入,那必然会出现拐点,拐点时,按你的风控模式,你会用30倍的方法来进行公司操作,而同时房地产又下滑,30倍刚好会要你的命。他居然忽略了拐点必然会出现的一个基本事实。记:别人有没有提出来? 宋:2004年、2005年美国房地产疯涨,所有人在生活中得到的直接感受是,房价不可能下跌。记:这么简单的逻辑,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内部的高层人士意识不到吗? 宋: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面对电视观众,你说北京的房价会不会永远往上走?我仍然相信多数人会认为,这房价会永远无限上升。记:我们是外行,但内行应该有自己的分析,尤其是对理论透彻了解的人,不应当作出这样的结论? 宋:我从小就发现人真是分成两种,一种人绝对相信理智和逻辑;另外一种人,不管学问有多大,在本质上是基于感性在做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专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发作会这么厉害。比如说2007年9月我碰到过国内一个很有名的金融学专家,我说次贷危机是一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他哈哈一笑说,怎么可能呢?次贷危机不过就是两三千亿美元的损失,两三千亿的坏账算得了什么?英国经济学家比尔·尤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