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国内外研究现状.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内外研究现状.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19/9/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内外研究现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施工中墩顶0号块的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且多采用高强混凝土,发热量较大基本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规定,产生的水化热并有可能由此产生温度作用的裂缝。温度裂缝引起的大量工程质量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早期约束应力的计算,以确定出现开裂的危险性。依据材料的性质水化热的发展。刚度的增大与松弛能力的减小、抗拉强度的增长、热膨胀系数与化学反应对变形的影响建立了许多计算机程序。所有这些参数主要取决于龄期、温度、水泥类型和混凝土拌合物的组成实际上只有可能大致估算这些参数的影响。然而,在建立近似材料性质模型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这样的模型需要假设现场的温度和约束条件。日本和法国开发出在现场测定约束应力的新方法,实验室与现场的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使该领域获得了显著进展。1989年,RILEM成立了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委员会,并于1998年出版了《避免混凝土早期热裂缝》的论文集[]。2002年又创建了关于早期混凝土温度变形和开裂的技术委员会(RILEM-DTD)。各国学者对温度裂缝与控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来自中国范文网转载请保留)MichaelStaffzur在90年代初对基础底板上墙体与底板交接处由于混凝土水化热而产生的裂缝进行了分析。其论文探讨了如何防止这些裂缝,他提出了对底板进行预冷却,同时对墙板采取预加热的技术措施,应用建议的理论方法进行计算,论文最后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队实测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GerdThielen,HorstGrube在1990年发表文章介绍了几种防止裂缝的方法,其中包括了由于荷载产生的裂缝,文中介绍了试验设备和几个试验,其中试验包括温度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开裂框架的温度和拉力受时间的影响、温度引起的拉力试验等。RupertSpringgenschmid,RolfBreitenbucher等在1990年针对早期混凝土,用裂缝—温度关系来对混凝土框架开裂趋势进行估计,并给出了一个近似的公式,在公式中考虑了搅拌混凝土、水泥、外加剂等对温度的影响。EnriqueMiraambell,AntonoiAgudo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型,来对箱梁大桥的温度和应力分布进行预测。模型考虑了环境影响、物理和材料性质、桥的地点和桥的截面几何形状的影响,他将该分析模型推导的结果与其他作者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瑞典律勒欧理工大学的MatsEmbong,StigBemander等几位学者对早期混凝土的热应力和热裂缝作了很多试验,试验包括徐变试验、自由热体积变化试验、松弛试验等,通过试验提出了理论模型,该模型编为计算机程序,能进行混凝土不同情况的分析。从几个列子得出结论,即为了控制结构的开裂,仅仅考虑早期温度场的分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考虑结构不同构件中的不同轴向和环向约束、早期混凝土的短时力学性能的影响等。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垦务局,前苏联水工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森忠次教授等对大体积和内容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技术、温度控制标准、温度控制措施等都做了深入研究,如浇筑块的合理分缝分层,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选择低热水泥,各种骨料预冷方法(由各种单独冷源冷却到水冷、真空气化法、风冷的几种方法的综合冷却方法)和对温度场、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发生的设计计算等。其重点在于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即抗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