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季羡林传读书笔记【篇一:《季羡林读景》读书笔记】《季羡林读景》读书笔记“智者乐,仁者寿,长着随心所欲。曾今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给获奖者季羡林的颁奖词。季羡林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陌生。他于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因家境贫寒,六岁时投奔时在济南的叔父,受到严格教育。先后获清华大学西洋文学学士学位,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副校长等。是著名的教育家、东方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季羡林读景》一书是宁静致远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宁静致远系列丛书是为了纪念季老收录选编并于季老去世一周年时出版的,旨在用朴素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和“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最宽忍最明亮的心怀。整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我比较喜欢历史和山水风景,以前经常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但很少读写景方面的书,这一次偶然看到《季羡林读景》一书,感觉还是非常欣慰的。《季羡林读景》这本书收录了季先生从22岁到91岁近70年的写景散文。有趣的是,在季先生31岁到51岁这整整2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收录一篇文章,不知道从1942年到1962年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书中大部分文章都不是很长,可能是因为我文学修养太低,通读这些文章时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单从文字表面来看的确是平淡无奇,用一个文雅一点的词——朴实无华——来形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在这60余篇散文里我找不到太多华丽的词藻,很多时候看似都是平铺直叙。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这难道就是大师之作吗?还文绉绉地冠以“宁静致远”的封号,是不是太过于矫揉造作了。但后来,尤其是当我回味读过的一些文章时,才渐渐明白“宁静致远”用在这里一点也不为过。这本书并不适合在喧闹的都市里读,而是适合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如果外面飘着雪就再好不过了),一个人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简单的一处景。一簇海棠花、一株夹竹桃都蕴含着错综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正如编者评价的那样:季老的很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并不单一,而是相互融合贯通又有学者的精研在里面,涉及书、史、人、世,个体与天道之融,小我与大观之势,内容极为丰沛,文字蕴含极为深远。我只把这本书细读了一遍,不能完全领会书中潜藏的思想精华,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书中有一篇文章看起来比较突兀,题目是《母与子》。说它突兀,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并不是什么写景散文,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篇短篇小说来看。文章大意是作者母亲去世,作者回家乡奔丧,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之中。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个“干皱的面纹,霜白的乱发,眼睛因为流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憋了进去”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显然是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有点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他有一个儿子,因为家里没有饭吃,出去当兵。老妇人每天都盼着儿子回来,后来终于收到了一封早该在半年前寄来的信。因为村里只有作者认识字,所以老妇人兴奋不已的把信交给作者,请作者帮她读信。然而信的内容却是她的儿子已经阵亡了,让她找一个人把她儿子的棺材运回来。作者不愿让这位已经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