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切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中的第一节的内容“一切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一、说教材(一)教材作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哲学与人生》一书中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考虑到本节内容对幼师专业学生的应用价值,我将《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分为两课时进行讲解,本节课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本节课也是连接教材第三、五课的关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及其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联系、人际关系的含义;掌握联系、人际关系的特征。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用联系的思维来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学习哲学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教学重点:联系的含义、人际关系的含义教学难点:联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特征关键点: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为了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二、说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如下教法达到教学目标。1、运用图示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本课知识对于处在职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图片、案例、flash短片资料,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工具,把教学内容生动的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启发学生思维,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形象化,更加容易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哲学,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2、理论联系实际法:这一方法是德育课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是提高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通过对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接受的事例进行分析,将观点与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三、说学法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针对教学材料,学生讨论,然后阐述自己的见解。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总是处在积极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2、运用练习法,巩固新知。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的进行矫正,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改思想,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我依据教学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组织教学()师生问候,检查学生出勤情况,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