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软件测试.doc

格式:doc   大小:29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软件测试.doc

上传人:文采飞扬 2019/9/16 文件大小:2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软件测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实验项目单元测试实验地点机电大楼503实验时间实验及实验报告评价评价项目得分按时参加实验课程(10%) 认真完成实验任务(20%) 实验报告填写完整(10%) 实验过程清晰,记录完整(30%) 实验报告文字通顺,代码、图表规范(20%) 实验结论真实,总结全面(10%) 总分指导教师:胡宏银2012年月日学号0905100119姓名万佳彦实验一单元测试(6学时)实验类别:基本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黑盒测试技术,并能应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2、掌握白盒测试技术,并能应用白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3、掌握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方法。4、掌握单元测试技术,并按单元测试的要求设计测试用例。5、掌握一种单元测试工具的使用。实验内容:一、黑盒测试题目::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1)地区码:空白或三位数字;(2)前缀:非'0'或'1'的三位数字;(3)后缀:4位数字。假定被测程序能接受一切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根据该程序的规格说明,作等价类的划分,并设计测试方案。:三角形问题根据下面给出的规格说明,利用边界值测试的方法,给出足够的测试用例。“一个程序读入三个整数。把此三个数值看成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边。这个程序要打印出信息,说明这个三角形是三边不等的、是等腰的、还是等边的。”二、白盒测试题目::使用逻辑覆盖测试方法测试以下程序段voidDoWork(intx,inty,intz){intk=0,j=0;if((x>3)&&(z<10)){4k=x*y-1;5      j=sqrt(k);6}7   if((x==4)||(y>5))8j=x*y+10;9   j=j%3;10 }说明:程序段中每行开头的数字(1~10)是对每条语句的编号。(1)画出程序的控制流图(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2)分别以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并写出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路径(用题中给出的语句编号表示)。:三角形问题在三角形计算中,要求输入三角型的三个边长:A、B和C。当三边不可能构成三角形时提示错误,可构成三角形时计算三角形周长。若是等腰三角形打印“等腰三角形”,若是等边三角形,则提示“等边三角形”。画出程序流程图、控制流程图、计算圈复杂度V(g),找出基本测试路径。实验内容对应源程序:电话号码问题的源代码为:;.*;lassTelNumber{ StringAreaCode; StringPrefix; StringSuffix; intSelect; Scannersc=newScanner(); publicvoidPart1(){ ("输入地区码,它为三位数字"); AreaCode=(); if(()!=3){ ("输入地区码信息错误,地区码位数不为三"); Part1(); } elseif(()==3){ for(inti=0;i<3;i++){ if((i)<48||(i)>57){ ("输入地区码信息错误,地区码不为数字"); Part1(); } } } } publicvoidPart2(){ ("输入前缀,它为非'0'或'1'的三位数字"); Prefix=(); if(()!=3){ ("输入前缀信息错误,前缀位数不为三"); Part2(); } elseif(()==3){ for(inti=0;i<3;i++){ if((i)<48||(i)>57){ ("输入前缀信息错误,前缀不为数字"); Part2(); } else{ if((i)=='0'||(i)=='1'){ ("输入前缀信息错误,前缀不为'0'或'1'"); Part2(); } } } } } publicvoidPart3(){ ("输入后缀,它为四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