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doc

格式:doc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2/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篇危重病人监测技术
第1章循环系统监测
第一节心电监测
心电监护是监护室最基本的床边监测项目,其目的主要是连续测量心率、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现代监护系统均引入了计算机辅助监测功能,可以对过去一段时间所收集记录的心电信息进行动态同顾和趋势分析,其功能已经接近传统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质量和准确度。
【适应症】


,包括麻醉及其复苏阶段。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主要由中心监护仪和床边监护仪及电圾极系统组成。五电极系统由一个胸前电极和4个肢体导联组成,其中胸前电极为棕色,左、右臂分别为黑色和白色,左、右腿分别为红色和绿色;三电极系统由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和一个第三电极组成。
,分别为I,Ⅱ、Ⅲ、aVR、aVL和aVF;胸前导联为“改良的胸前导联”( modified chest )。分别命名为MCL1(V1)、MCL2( V2)、MCL5(V5)等。三电极系统监护导联的命名视正、负极放置的位置而定,当正极放置在V5导联位置,负极放置于以下位置:锁骨下中点(CS)、胸骨柄中点(CM)、后背中点()和胸部正中( CC),相应的导联系统分别被命名为CS5,CM5、5导联,床边监护仪常选择I导联;当正极放在V1导联位置,负极放在左锁骨下方时,相应的导联系统为MCL1

(1)打开监护仪电源开关:确认仪器正常工作后,输入患者相关信息。
(2)放置标准导联:,手臂电极分别贴在左、右锁骨内上方。腿部电极分别贴在双侧肋骨缘与髂棘连线中点的腋前线I胸前电极一般选择Vs导联,方法是通过定位胸骨角及其紧邻下方的第2肋问隙,向下数至胸前壁第5肋间隙,再向外侧移至腋前线。
(3)选择监护仪显示的导联:可根据病情的特点选择持续显示的导联。如果重点观察或诊断心律失常和传导异常,必须清楚地显示P波,常选下壁导联(I、Ⅱ、aVF)和心前导联(Vl或MCL1);如果监护重点为发现心肌缺血,选择V5导联或与之相当的改良肢体双极导联。先进的床边监护仪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或更多的导联,此时最好选择Ⅱ导联和V5导联,可以同时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4)滤波选择:现代床边监护仪有低频和高频两种滤波器处理心电图信号。增加低频滤波,可以消除患者移动和呼吸带来的基线漂移、防止心电图记录从显示屏上消失;高频滤波可以减少电源基线噪声造成的信号变形。,可使记录到的心电图基线稳定、ST段无扭曲。
(5)增益调节:最适合的增益应能保证最大QRS波群与显示屏大小空间相应。常用的增益有:标准增益( l0mm/ImV)、半增益(5mm/lmV)和2倍增益(20mm/ImV)。;如果所使用的监护仪没有自动增益功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节。
(6)报警设置:主要是根据对病情监测的需要设定最快与最慢心率范围、设定对心律失常及ST段的报警等,当患者的心率超出设定范围或出现心律失常时,监护仪会自动发出声音和(或)颜色警报。
【注意事项】
,对心电图信号影响甚微;胸前导联的位置对ST段移位会产生明显影响,需要准确放置。
,可以选择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隙);当怀疑右心室或下壁缺血或梗死,可以选择V4R导联(胸骨右侧V4导联位置)。
,心率监测有时需要参考脉率监测数据。
、电干扰、起搏心律、监护导联选择不当等可以造成心电图曲线扭曲而影响心宰监测的准确性,其中以电干扰最为常见,使用电手术刀、电源性噪声、使用某些医疗器械如碎石机和体外循环时使用液体加热器等均可以产生电干扰。
、肺动脉压(PAP)或中心静脉压(CVP)等的压力曲线结合起来进行,当根据心电图曲线不易识别心律失常时,动脉压和静脉压力曲线可以帮助判断心动周期。
,应该保证电极放置准确、导联选择正确、滤波器选择恰当和增益调节适当。
、导致ST段明显抬高或下移,容易造成过度诊断心肌缺血。
、自动计算并显示的ST段异常,必须与模拟的心电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