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doc

上传人:yunde112 2014/2/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悠悠吴文化 依依梅里情.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活动领域:综合
活动形式:集体
适合年龄:大班
悠悠吴文化依依梅里情
姚丽娟
活动背景:
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梅里(今梅村镇)是吴国之都,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泰伯城荒德未未荒,至今遗址尚流芳。”源远流长的吴文化创造了古代的辉煌,也给后世梅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如今,梅里的人民正在以泰伯开拓创业的精神和“三让王位”的至德风范,描绘着现代建设的宏伟蓝图,让素有江南第一古镇的梅村,犹如一颗镶嵌于苏南平原、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以其历史悠久、富饶美丽、人杰地灵而著称于世。为了让吴氏的后人——我们的孩子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弘扬家乡的文化,展望家乡未来,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也为了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设计了本主题活动——“悠悠吴文化,依依梅里情”。
主题目标:
知道泰伯开发江南梅里的历史,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文化及名胜古迹等,感受梅里人民的聪明勤劳及泰伯精神,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具有弘扬家乡文化,开拓家乡未来的强烈愿望。
活动一:社会活动《游泰伯庙》
活动目标:
1、在游览泰伯庙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泰伯开发江南,创建吴文化的历史。
2、让幼儿知道正月初九是梅村的传统节日——游泰伯庙,了解人们为纪念泰伯而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感受节日的喜庆与热闹。
3、让幼儿产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做梅里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有关年初九游泰伯庙时各种民俗活动的录像带。
2、与泰伯庙的管理人员联系有关参观事宜。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了解本地民俗活动——游泰伯庙。
1、引导幼儿看录像,提问:录像里放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自己发表见解)
2、引导幼儿讨论录像中人们的活动和平时的庆祝活动有什么不同,从而了解年初九的民俗活动方式。
3、为什么每年的年初九我们都要去游泰伯庙呢?(幼儿结合自己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发表见解)
4、教师小结,激起幼儿游泰伯庙的愿望。
二、游览泰伯庙。
1、由教师、管理员带领游览。
在游览过程中结合古迹、建筑、史图及管理员的介绍,了解泰伯开发江南的历史,让幼儿了解泰伯的“三让天下”的谦让精神,了解泰伯开拓创业的精神,产生对泰伯的崇敬之情。
2、幼儿自由结伴自主结合游览。
在自主游的过程中,幼儿可重点游览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如至德殿、采芝堂,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管理员进行调查、询问。
三、幼儿自由交流自己在游览泰伯庙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所思。
四、教师小结
在泰伯的带领下,我们梅里的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学会了种桑、养蚕、纺织、种植水稻,梅村成了吴文化的发祥地,丝绸产品远销世界,种植技术流传各地,为祖国及世界的物质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听到这里,作为梅里的未来接班人,你们心情怎么样?(幼儿表达心中的情感。)
活动延伸:
建构活动“新梅村、新泰伯”。
活动反思:
泰伯淡泊权位,三让天下的至德风范及开拓江南,创建吴文化的历史被历史学家载入史册。每年初九,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便会聚集梅村,缅怀泰伯,其盛况空前。为了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渗透于我们的课程之中,我们开展了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