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文档名称:

中医临床思维在儿科中应用.ppt

格式:ppt   大小:9,243KB   页数:6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临床思维在儿科中应用.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19/9/19 文件大小:9.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临床思维在儿科中应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吴力群,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儿科重点专科负责人,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促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委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肾系疾病和肺系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吴力群中医临床思维在儿科中的应用临证思维是指医师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基于医学理论的思维活动。中医临床思维直接影响着一名中医学者素质的修养,是决定其中医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水平中医医师拥有较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掌握了中医四诊技能,能灵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达到诊治疾病的目的。中医临床思维的认识基础主要是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中医儿科临床思维儿科诊法特点诊法特点儿科疾病的诊法与中医临床其他各科一样,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全面观察和搜集病人的病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为诊断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儿科古称“哑科”,小儿不能口述病情,就诊啼哭吵闹,影响气息脉象,正如钱乙所言“脉难以消息求,证不可言语取”。根据儿科临床特点,历代儿科医家对于小儿诊法,既主张四诊合参,又特别重视望诊。望诊《幼科铁镜望神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整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局部望诊:审苗窍、查指纹、辨斑疹、察二便望神色神:小儿的精神状态;色:面部气色。望神色借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疾病轻重及预后。正常神色(得神)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红润、呼吸调匀、反应敏捷。说明气血调和、神气充沛,是健康或病情轻浅之象。异常神色(失神)精神萎靡、双目无神、面色晦暗、表情呆滞、呼吸不匀、反应迟钝,为无神,均为体弱有病的表现,或病情危之象。望神色望神色面部望诊是小儿望神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望面色了解脏腑气血盛衰,以及邪气之所在。正常小儿面色:红润有光泽,略带黄色,或白里透红。常用面部望诊方法:五色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