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资兴旧俗.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兴旧俗.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5/12/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兴旧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兴旧俗
(一)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又称“过年”。
腊月二十四,。
除夕的晚上,祭过祖先,全家一起吃年饭。外出人口都要赶回家吃年饭,以求合家团聚。饭前要贴上春联,燃放鞭炮。在吃饭桌上,任何人不得讲“破话”(不吉利的话)。还有的人忌讳怕招不利,便用红纸写上:“童言妇语,一概不忌”,贴在墙上。吃罢年饭,全家人彻夜不眠,坐守长夜,称作“守岁”,过了半夜十二点放鞭炮叫除旧迎新.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先给自家长辈拜年,再出门互相道贺新年。初一早晨,家家都争先开大门(俗称“开财门”),放鞭炮,意思是,谁家新年开门早,谁家就大吉大利,最能得到“财气”。人们都争着去挑水,谁第一个挑水,就会吉祥如意. 旧社会,穷人躲债,有这样一条谚语:“二十八把嘴答,二十九有、有、有,三十不见面,初一拱拱手。”除夕晚,贴春联最早的,往往是债台高筑的人,因为贴了春联,债主就不登门逼债了。
(二)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夜晚,花灯闹市,歌舞升平,男女老少相携观灯,以为乐趣。“灯节”自正月十三日试灯起至十五日辞灯止,共有三夕。这三夜大放花灯,丰富多彩。有龙灯、狮子灯、花船和花挑等。灯节的夜晚,焰火冲天。管弦丝竹合奏,锣鼓鞭炮齐鸣。观灯者熙熙攘攘,密集如云。附:在过去几十年,正月十四晚上,那些小孩都会去别人的菜园去偷菜回家做稀饭吃,,也很少有人去做了. 偷春在以前是代表和谐,增强人们的友谊
(三)三月三,上巳日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用莽菜花炒鸡蛋来记念.
(四)清明节
,,.
(五)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前,家家户户用棕叶包糯米粽子。用楚麻做成绳子,把粽子连成串! 端午节划龙船,是一项传统的竞技体育活动,竞渡之兴,是纪念屈原,正是此时资兴各河水位上涨正好适合龙舟赛. 晚辈向长辈祝贺,饮雄黄酒,,称走外氏,带过去节日的祝福和一些礼物.
(六)七月半民俗中,七月十四那一天黄昏正是鬼门关大开之时,,在神台上放上供品,买彩纸做剪成各位各位的衣服之类的,意为孝敬祖先,为其做衣做裤,烧给祖先,随后放鞭炮,请有祖先.
(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中秋节有“赏月”之风俗习惯。“实,分食月饼,名曰“赏月”。中秋正是板栗成熟之时,年轻的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带着板栗去看望岳母家.
民谚:“云雾中秋月,雨打月半天”。中秋佳节,一般除赏月外,还存看天的用意。
(八)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节,正是白露时分,和农闲时,当地人会用传统的方法,,然后密封,,宴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