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道、德、仁、义、礼、智、,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人生七大纲要,是儒学之中的基本概念,学者不可不知,故分别简述如下:一、道“道”之本意是道路。人们离家外出劳动,达到目的后回家,从离家到回家,经过的路是一个圆满的有规律的过程。故称为“道”。“道”与“路”并称,不过“道”作为一条路是有始有终,环形的通达的有规律的一条路。“道”作为人生之路,是了生脱死,活得圆满,死得自在,生得光荣,死得伟大,生尽其用,死得其所之路。“道”作为事业之路,是善始善终,始终圆满。动必有功,静必有获,动静自在。小以成大,大以爱小,小大一体之路。所以说,一个人一生做事有功,做人圆满,便被称为有道之人。一个人学习到了成功的真理,称为闻道。后来,人们把道变成了成功过程的代名词,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从本到末这个整体,便是物之成就之道。从始到终这个过程,便是事之成功之道。成功地把握物之本末,事之终始,成为一个究竟圆满的成功者,这就是成道。道之衍生名词很多。例如,“道理”即合情合理合法,能使人获得成功的理论。“道德”,利人利己的多方面的整体获得。“大道”,大的成功规律。“人道主义”,以成就人为目标的一种理论思想。“白道”,光明正大的人生道路。“黑道”,不能见人的丑恶的人生道路。二、德“德”,多方面的进步和获得,并且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一个人天天勤学好问,则智慧通达;一个人时时干事创业,则财富俱足;一个人日日获得,则自信而且无畏,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自己谋幸福,这就是“福德”,即有福于自己的获得。为自己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福累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领导的支持,亲人的拥护,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的同时,便有了贡献大家,造福于大家的义务。为了知恩报恩的理念,一个人天天奉献自己的智慧,使别人由迷惑走向觉悟;一个人时时奉献自己的财富,使别人由贫穷走向富有;一个人日日奉献自己的无畏,使别人从自卑走向自信,生活在快乐中。这个人在多方面进步和获得,为大家谋幸福,这就是“功德”,即有功于别人的获得。为别人幸福而积累获得,即“积功累德”,便会得到老师的厚爱,领导的青睐,亲人的慈爱,所以说,是与大家团结一体,共同获得。正因为如此,这个人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便把自己这滴水融入了集体的海洋之中,获得了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和广阔无边的发展空间。一个人不知上进,没有实力,便会被大家瞧不起,这是因为他没有福德。一个人虽有实力,但是不知道为大家服务,便会被大家冷落,成为孤家寡人,这是因为他没有功德。所以说,懦弱无能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造福于自己,没有福德。自私自利的人生不足取,因为他不能有功于别人,没有功德,会失去大家的支持,失去永恒的发展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种人在缺德中堕落,即是缺德鬼。有的人福气很大,对大家贡献也很大,受到大家的拥护和敬仰,这种人被称为“大德”,即有大福德和大功德之人。这种人“德高望隆”。“德高”,即功德高,有大功于大家。“望隆”,即福德大,拥有崇高的名望和地位。“品”与“德”连称,便为“品德”。称赞某人时,常称为“品德高尚”。“品”为品位或档次。“品德”是指此人福德和功德两方面的档次和品位。“品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