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认识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世界。”我个人认为,音乐教育工作应该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音乐课,创造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世纪的音乐课,孩子们要学些什么?新的课程中贯穿始终并特别强调的是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的机会。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到儿童的心理活动,合理地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在智力上、体力上和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二、建立现代的教育理论,钻研现代教学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知识重要,能力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音乐学科教育来说,尤其有他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所有这些迹象表明,音乐教师必须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们音乐教师在致力于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中必须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引导学生探究、创新,促进学生1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三、注重音乐课的气氛,理解真正的民主开放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轻松愉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等特点。音乐教学是一个使学生身心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限于一种教学方式,更不能拘泥于某种教学模式,应以灵活、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提高其音乐的综合素质,成为学习音乐,驾驱音乐的主人。四、 教学观念、方法的创新。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一辈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能力;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公民。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享受美好,是我们音乐教育者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小学艺术教育这一本质上审美教育,它既能培养德行,也能增进智力,但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这也就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自由民主的音乐活动氛围,让他们能够怀着愉悦的心2情利用已有的经验自由探索、展开想象,充满自信地与音乐进行交流 ,才能萌发做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 可怎样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造氛围呢?正向激励法:着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励的环境,以便能使之在其中更好的发展。”学生年龄小,对自我的认识完全是建立在同伴及成人对他的评价之中。任何活动起步的成与败,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今后的一切活动。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对孩子的每一次创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给予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如:当孩子创办歌词、动作不尽人意时,请大家来讨论并帮助他;当孩子断断续续说不清时,应尽力去了解他的想法 ,帮助他说清楚,并鼓励孩子以后要好好说话。孩子年龄小,常会出错,并会因此遭到同伴的耻笑而产生压抑感。 对这些孩子,应激励他们,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师的影响